第二百六十章 蒸蒸日上(第2页)
徐晃侧目道:“君侯的本事你没学全,君侯的调子倒是被你学到了。”
王双不禁莞尔,这次真的有运气的成分。
……
袁绍还没接到高览的死讯,但已经接到了淳于琼的死讯。
这下连沮授都不说话了,计策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他对自己智谋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一时军帐中陷入死寂,气氛压抑而沉默。
“报!”
袁绍眼皮子一跳:“又是什么事?”
“文丑张郃在磐河大捷,击败了公孙瓒!”
袁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个好消息了。
看完战报,袁绍当场决定,封文丑为讨逆中郎将,张郃为宁国中郎将。
袁军太需要一场胜利,太需要树立两个战斗英雄了。
众谋士纷纷恭贺,沮授却发现一个细节,袁绍没有封赏审配,是忘记了?还是故意的?又或者要等议定?
正在沮授心思纷杂时,袁绍问道:“公与,现在只剩下董素卿这个心腹大患,该如何处理?”
沮授一时讷讷。
袁绍起身道:“公与,之前的计策失败,是执行的人出了问题,并不怪你的计策不行,你有话尽管说,无论成败,我都支持!”
沮授大受震动,果然逆风的袁绍是个明主啊……
“既然明公这样说,那授就大着胆子说了。”
“最后的计策,乃是七八两计连发,再加上刚刚返回的张郃,定能致董素卿于死地!”
袁绍本来想问“张郃打得赢董顺吗”,但考虑到这句话一说出来就会降士气,所以欲言又止。
沮授猜出袁绍心中所想,笑道:“我知道明公在担心什么,但要打败董顺,不一定要和他正面对决的。”
袁绍喜道:“细细说来!”
沮授道:“答案是断粮!计八行动之七,联系南匈奴,许以利益,让他们在后方牵制,然后计八行动之八,王允之侄王凌向来深恨董素卿,他会以奇兵截断董顺军的粮道!再加上张郃,三方用命,董顺军的粮道必断,到时候,董顺军会失去战斗力,在冀州任人宰割!”
王允固然是被李傕所杀,但这笔账真要算,得算到董卓和董顺两人身上,王凌作为王允的族侄,对董顺恨之入骨,正适合作为一步奇招,从后方发起袭击!
袁绍大喜,抚掌道:“好!好!公与不愧是我的张良!就这么办!”
沮授谦虚道:“董素卿确实是一代名将,可惜他太贪婪,打得太深入,导致自取灭亡!”
这次三管齐下,确实称得上是妙计。匈奴人唯利是图,以太原王家的财力,拉起一支部曲并不难,如今很多大家族都养了自己的部曲。况且还有张郃为主,如果不是文丑经历了恶战,部下死伤甚多,袁绍恨不得把文丑也压上去。
别忘了,正面战场还有颜良呢!
袁绍信心大增:“好!现在公孙瓒也平定了,董素卿也是必死无疑,我们冀州正在蒸蒸日上!”
众谋士齐声道:“我们冀州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