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你老婆真棒(第2页)

沮授道:“他是小吏出身,击黄巾有功,在韩馥麾下当个军司马,韩馥死后,他就投降了。”

袁绍撇了撇嘴,显然是对出身地位的张郃不感兴趣。

沮授劝道:“袁公不可轻敌!磐河那边久攻不下,公孙瓒越发猖狂,而邺城的守将张辽和麴义都非同小可!”

听到麴义这个名字,袁绍感觉怪怪的,仿佛自己失去了什么。

历史上界桥之战,正是麴义和张郃打败了公孙瓒。如今麴义在董顺麾下,反过来打袁绍,所以袁绍迟迟没能战胜公孙瓒。

公孙瓒也是个奇葩,他长得高大英俊,嗓门很大,又有军事能力,统率骑兵很有一手,抗击鲜卑有功。但他脾气暴躁,还劫掠百姓充当军姿,名声不太好。

说他奇葩,是因为历史上他输了界桥之战后,反应很不对劲。

一般诸侯输了一场大仗,要么卷土重来奋发图强,要么丧失雄心退缩山林,但公孙瓒直接启动超级自闭形态,在易京建一座高楼,住在里边对一切都不闻不问。

只要我不听,坏事就不会发生,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吗?

不过打败公孙瓒的麴义也没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因为骄纵而被袁绍所杀,反倒是跟他一起的张郃步步高升,被封为宁国中郎将。

当然,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因为董顺来了。

袁绍道:“公与(沮授字),我不是轻敌,实在是双线作战兵力不够啊!这样吧,我提拔张郃为校尉,颜良还是在磐河为妙。”

沮授换了一种方式来劝说:“明公有没有想过,董顺在魏郡增兵并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进攻?”

袁绍面露诧异:“进攻?他已经得了我一郡,还贪得无厌吗?”

沮授道:“明公有没有研究过董素卿这个人?”

袁绍道:“听说过他的一些传闻。上次张燕向他投降时,他让张燕解下武器,张燕不愿意,说对于山林好汉来说,刀就像妻子一样。然后董素卿夺过他的刀,并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你妻子真棒。”

沮授笑了笑,继续说正事:“明公或许没有研究过董素卿的规律,他每年发动两场战争,秋收之后粮食丰盈,他必定要进攻的!就如以前一样!”

袁绍皱眉道:“我还以为他是仗着父亲的荫庇,公与的意思是,之前的战争,都是董素卿靠自己的本事打赢的?”

“正是如此,此人乃是我冀州的心腹大患!明公万万不可轻敌!否则有累卵之危!”沮授正色道。

见沮授说得郑重,袁绍当即下令,提拔张郃为校尉,让他去磐河接替颜良,而颜良则立刻返回,准备迎战董顺军。

袁绍问道:“公与,如果董素卿要进攻,你觉得他会打哪里呢?”

沮授毫不犹豫地回答:“常山国。”

袁绍奇道:“我冀州这么多郡国,为何公与笃定他会打常山国?”

沮授道:“自从董顺到河内郡以来,他前后共四次派人打听常山一个叫赵云的人。”

“常山?赵云?董素卿如此上心,想必是个人才,这赵云在我军中担任何职?”袁绍捻着胡子。

沮授面露尴尬:“我也让人查过,赵云……起初在我军之中,但始终得不到重用,所以转投公孙瓒去了……”

袁绍不悦道:“原来是个叛主小人!也只有董素卿才喜欢这种小人吧!”

这就好比:虽然我不是个好老板,也从来没想过给你转正加工资,但你怎么能换公司呢?年轻人没点奉献精神,总想着好高骛远,这好吗?这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