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上门的名士(第2页)
“君侯,既然法真来了,我们应该去迎接啊!”
董顺懒洋洋道:“不急,待会儿吧,或许他会主动找上门呢!”
戏志才笑了笑,他知道董顺是个实用主义者,听说法真年纪大了,就失去了兴趣。
董顺问道:“志才,没让你当太守,你会不会心里不舒服?”
打下魏郡之后,所有人都以为魏郡的太守会是戏志才,然而董顺却想把戏志才带在身边。
上次打仗没带戏志才,差点被夏侯渊搞了个大的,幸亏王双争气,不然亏麻了。
大家都没想到,董顺任命的新魏郡太守,乃是张辽!
因为魏郡新定,等袁绍腾出手来,一定会派军队来夺回魏郡,至少也要夺回邺城。所以现在不是治理魏郡的时候,而是防御的时候。
新太守必然是一个懂军事,又不会把内政搞砸的人,由于将会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所以新太守既不能胆小,也不能鲁莽。
于是董顺选择了张辽。
黑山之战张辽功劳最大,升任太守也合理。而马超也有功,升为横野中郎将。麴义为别部司马,周仓为武猛校尉,轲比能为讨贼校尉。
张辽的河东郡尉之位空了出来,所有人都以为整编收揽白波军有功的徐晃会接替张辽的职位,事实上,董顺确实把徐晃提拔为郡尉了,却不是河东郡尉,而是魏郡郡尉。
因为河东目前已经没有危险了,河东郡南边是弘农郡,西边是三辅,东边是河内,北边是太原和上党,全部都是自己人的地盘!
也就是说,河东郡只需要防备西北方向的河西郡和上郡就行了,用不着徐晃这样人才。
有意思的是,董顺把河东郡丞卫觊调到了魏郡当郡丞,把怀城县令陶优(李儒)升为河东郡丞,又提拔了一个寒门子弟杜畿为怀城县令。
这样一来,安邑士族在河东郡已经逐渐失去话语权,一时整个安邑县群情汹涌,但董顺相信荀攸能处理好。
这杜畿在历史上是个有勇有谋的名人,他是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曹操曾让他持节任护羌校尉,兼西平太守。别看护羌校尉带有校尉二字,其实是两千石的大官,垂问雍凉,稳如磐石。
历史上的杜畿官至尚书仆射,封爵丰乐亭侯,追赠太仆,作为一个寒门,拖累他的不是能力,而是家世。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的杜畿曾当了十几年的河东郡太守,他本来是想去河东郡当官的,被董顺逮着当了怀城县令。
董顺对王双的优待,已经逐渐起了千金买骨的示范作用,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寒门子弟来投董顺。
戏志才道:“君侯说笑了,这些官职的升迁,都是你我二人共同拟定的,我若有不满,岂不是早就说了?再者,秋收之后君侯还会出兵的吧?”
董顺笑道:“志才懂我,秋收之后,我会再打下一个郡,到时候又有大把位置!”
君臣二人丝毫不怀疑下一场战争是否能赢,有明主良帅猛将精兵,有取之不尽的粮,有领先全天下的弩,有富余的铁和钱,士气和装备都好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