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孙策的行动

董卓回到家,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想起董顺的不孝忤逆行为,越想越气,脱口而出道:“文优,你说顺儿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只是花钱……”

说到一半,他才想起李儒已经“死”了,身边竟是没有一个说话的人。

董卓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六十多岁了,记性越来越差了……”

他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生闷气,董顺以前也气人,但因为他是个纨绔,气人的地方只是花钱和闯祸而已,不涉军政。

现在董顺越来越有用了,也越来越忤逆了,现在竟是完全不把父亲放在眼里!

董卓实在想找个人倾诉,正好逮着牛辅来报告事情,他心中一动,牛辅不就是听话且废物吗?

但老人家爱唠叨的毛病终究掩藏不住,董卓喃喃道:“伯济啊,你说顺儿这性子,到底像谁?”

牛辅受宠若惊,在他印象中,董卓很少叫他的表字,一般都是直呼牛辅。反倒是另外一个女婿李儒常常被叫文优,可现在李儒已经没了,最近董卓把次女改嫁,嫁给了一家士族。

董卓根本不在乎牛辅的反应,他只是想找个人说话而已:“顺儿这孩子,其实也是我惯的,他母亲从没反对过我,受了委屈也是忍着。”

牛辅道:“岳父大人,究竟发生何事?我看素卿平时挺孝顺的啊,大人坐的太师椅,也是素卿献上的。”

董卓哼了一声,干脆从太师椅上起身,简单把董顺不受州牧的狂悖之举说了。

“连州牧之位他都不满意,他是不是想当相国?我看他巴不得我早死吧!”董卓不悦道。

牛辅忽然笑了。

董卓眯起眼睛:“你笑什么?”

好啊,现在人人都敢对我不敬了,连你牛辅都敢嬉皮笑脸了?

牛辅笑道:“我想起一件往事。”

“什么往事?”董卓耐着性子道。

牛辅道:“中平五年,先帝授某人为并州牧,但是此人并不接受州牧之职,反而屯兵于河东郡,河东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啊!”

董卓心中巨震,身子僵住了。

牛辅笑道:“这个拒绝去并州赴任的人,正是岳父大人你啊!大人之前问我素卿到底像谁?还用说吗?像岳父大人一样拒绝赴任州牧,像岳父大人一样屯兵河东郡,素卿真是你的亲儿子啊!”

这……

董卓心中的气消了一大半,缓缓坐回太师椅上,喃喃道:“原来是学我……

无论如何,“儿子像父亲”这种事情,父亲一般不会斥责的,难道儿子不像他,他才高兴吗?

董卓发呆了好一阵子,才对牛辅道:“你回去吧,伯济。”

岳父这样和颜悦色,牛辅觉得很不适应。

因为一直以来,董卓对牛辅是从来没好脸色,偏偏这位重案组之牛,做的事情也没法让人夸奖,换别人连续打败仗,早就被砍了。

见岳父一改之前的态度,牛辅心情复杂,又是欣喜又是唏嘘又是怜悯。

董卓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道:“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我不该这么骂他,只要他肯低头,我愿意原谅他……”

殊不知,董顺很希望董卓骂他,但低头是不可能低头的,这辈子不可能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