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他会法术啊!

春去秋来,秋收之后曹操便忙着检查粮食情况,虎牢关他被董顺烧粮给打怕了,没有粮食,再勇猛的士兵也发挥不出战斗力。

“我们陈留郡今年收成,主粮九十八万石粮!”双眼健全的夏侯惇来报。

曹操有些不满意,但并没有表露在脸上。

“副粮加起来呢?”

“全部收成大约一百五十万石。”

往年的收成有两百万石,今年欠收,年头不好啊!

虽然没能风调雨顺,但日子还得过。曹操算了算,这里边拿三成给老百姓作为自留粮,他可以支配的粮食多了一百万石,有了这一百万石粮,他进可攻退可守,毕竟打仗打的就是钱和粮!

除了军事方面,他还可以用这些粮搞外交或者改善民生……

正想到这儿,夏侯惇埋怨道:“荀先生休沐怎么还没回来,我代他搞这些东西,都快变成后勤将军了!”

曹操笑道:“后勤将军不好么?不会战死,还能积累内政经验,方便以后当太守。”

忽然,一股香味从外边飘进来,夏侯惇喜道:“荀先生回来了!”

荀彧容貌俊逸,是个温润如玉的柔和君子。他喜欢佩戴香囊,堪称翩翩俊美士族。当然,比起相貌,众人对他的能力更为折服。

曹操起身亲自迎接,笑道:“文若!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

荀彧行礼道:“曹公不必多礼,彧倒是觉得,比起曹公,夏侯将军更想念我。”

三人相视大笑,然后各自坐定。

曹操迫不及待地问道:“文若,你这次休沐回颍川,见到荀公达没有?”

“见到了,这就是曹公让我回家的主要目的吧?”

曹操道:“听说荀公达给那董素卿当郡丞,你可打探了董素卿的消息?”

去年,他和夏侯惇夏侯渊兵分三路围剿董顺,却连董顺的汗毛都没碰到一根,董顺的骁勇、机智和灵敏的战场嗅觉,给了曹操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所以曹操特意让荀彧向荀攸打探董顺的消息,时时防备。

“打探了,总之我劝曹公息了攻打河内的心思。”

门口的典韦听到这句话,不禁望向屋内。

夏侯惇不悦道:“荀先生,你该不是因为不愿意与同族荀攸兵戎相见,才说出这样的话吧?”

上次他被麴义戏耍了一回,一直心存不满,后来打听到麴义根本没有这样的智计,他便知道那个缓兵之计是董顺的手笔,反而对董顺耿耿于怀。

曹操板起脸道:“元让(夏侯惇字),不可对荀先生无礼!”

夏侯惇嘟囔道:“那他怎么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荀彧委婉地说:“我不是说曹公打不过他,而是说要打下河内,付出的代价太大。”

曹操好奇道:“河内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兵?”

荀彧道:“河内共有九十六万人口,二万七千兵。”

曹操皱眉道:“不对,我怎么记得河内是八十多万人口?”

“曹公没记错,是新增了八万饥民。”

夏侯惇笑道:“饥民如何能算人口?他们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说不定隔天就死了。”

“是啊,在我们这儿,在大汉天下任何一个郡,饥民都是不算人口的,偏偏在河内郡要算!在官府的帮助下,饥民们修水利种作物,甚至给军营造箭枝,用各种方法换饭吃。”

曹操道:“以工代赈,不是什么新鲜事。”

荀彧又道:“那董素卿买了很多牛,把官牛租给老百姓,如果是垦荒,甚至不用租金,直接借耕牛给他们。所以饥民们开荒热情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