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征程

次日,董卓派人叫董顺去宫中,不是生肖组织的事,而是董顺的封赏下来了。

那一场大战,董顺和吕布都立下了大功,但两人的封赏是相反的,董顺加官,吕布进爵。

吕布的官位还是中郎将,为封爵为温侯,也就是说,他从亭侯连升两级,直接变成了县侯。温县是司马懿的老家,赋税是丰厚的,比董顺的赤亭富有很多。

县往上是郡,以郡为封地的只能是王爵,但大汉异姓不能封王,所以县侯已经到顶了。

在这个时代,封县侯可以吹一辈子了,从此吕布的子孙都是县侯后代,出身高贵,是很吃香的。

除了县侯的爵位,朝廷还赏赐了不少黄金绸缎美人,董卓更是亲手解下自己的甲,赠予了吕布。

而董顺的爵位没变,新获得一个两千石的官位——河内太守。

董卓已经完全认可了董顺的军事能力,他的用意是让董顺当一个出将入相的大人物,所以必须要有管理的经验,不能成为秦时白起那样没有政治嗅觉的悲剧战神。

董顺也认可董卓的做法,每每想起战国名将李牧被朝堂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所败,就扼腕叹息。

值得一提的是,他原来那个比两千石的建威中郎将军职还在,这个河内太守是新加的。

河内是个大郡,桓灵时足足有一百零七万人口,黄巾之乱时死了二十多万,目前的人口约为八十万!

八十万人口的大郡,虽然比不上三百万人口的“天下第一大郡”南阳,也比不上百万人口的东都洛阳,但跟别的郡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大了,比如孙坚的长沙郡还不到二十万人口,会稽郡三十万人口,跟河内郡相邻的上党郡,仅有十万人口。

按理来说,董卓给董顺这样的肥差,朝中肯定很多人反对。

然而没有人反对,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河内郡并不属于朝廷。

河内太守王匡被杀,袁绍原来的如意算盘是:关东军打下洛阳,富庶的河内郡就是我袁绍的囊中之物,然而关东军输了,袁绍匆忙退回冀州,不得不便宜了别人。

如今的河内郡,主要是白波贼与并州军阀张杨在争斗,这个河内太守不好当!

若是没有点军事实力,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董卓的意思就是:谁打下河内,谁就是河内太守,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

吕布当然想打,但他新得了县侯,董卓不让他出去,要把立功的机会留给别人。

士族们纷纷猜测河内太守会不会是牛辅,这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牛辅的军事能力,牛辅其实跟重案组之虎曹达华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终的结果是:徐荣被封了个亭侯,河内太守的位置交给了董顺。因为董顺有战功,反对也没用。

也有一些暗中反董之人,默默祈祷董顺战死在河内郡。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打不响的。

董顺意气风发,接过了朝廷新赏的吞云连环铠,上次的连环铠有所损坏,还没来得及修好,这次又来件新的。

然而当听完董卓的话,董顺瞪圆了眼睛:“父亲,你不派兵给我?”

董卓道:“你不是自己有兵吗?”

董顺挠了挠头:“我那两三千兵,到了河内郡能翻起什么浪花啊……”

董卓瞪了他一眼:“跟我玩鸡贼?你不是还有四千冀州兵吗?我给你调走三千冀州兵,又补了三千凉州兵给你,还不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