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 作品

第十八章 我儿已经八天没气我了

    董卓非常满意,八天!我儿子已经八天没气我了!

    果然让他跟着李儒学文,是最正确的选择!

    只要读了圣贤书,品行涵养上去了,他再也不会气我,我就能多活几年。

    不知道我儿子学文学的如何?希望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可千万不要像我,得像他娘才好。

    董卓一时意动,打算暗访一回,悄悄查看董顺的学文进度——毕竟他做梦都想让董家成为一个正经士族。

    董胖独自来到董顺的宅邸,丫鬟香菱说少爷去学文了,而且每天都准时去,从不懈怠。

    董卓闻言,乐得直捋胡子,好!我儿痛改前非,浪子回头!

    “你这丫头,该不会是故意说主人的好话,来哄骗老夫吧?”

    香菱连忙跪下来:“就是借奴婢一百个胆,也不敢欺骗相国啊!”

    董卓更满意了,兴奋得满面红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董家成为正牌士族,道德领袖!

    “那你知不知道,李儒对顺儿的评价如何呢?”

    光是董顺爱学没用,得学会才行。

    香菱道:“文优先生对少爷赞赏有加,甚至常常深夜来访,共同探讨。”

    好!好!好!

    董卓闻言心花怒放,他哼着小曲儿,迫不及待地来到李儒宅前,却没有敲门,也示意下人不要通禀,而是选择隔门偷听。

    香菱把董顺说得太好了,好得有点不真实,而我自己偷听到的,才是最真实的!

    书房中传来董顺的声音,竟是在吟诗!

    董卓又惊又喜:我儿学文才八天,就能作诗了吗?难道他真是天才?

    隔着门,只听得董顺念道:

    苍山有井独自空,

    风波多起旷野中。

    三上高楼歌悠亚,

    松江孤岛一叶枫。

    然后李儒抚掌称好的声音传来。

    董卓心道:“此诗意境优美,但为何是七言?看来我儿又不顾规矩了。”

    (注:东汉末年的诗多为四言五言,后来魏文帝曹丕作《燕歌行》,才掀起七言的风潮。)

    董胖转念一想:既然李儒说好,那想必确实是好的,我儿天才!

    书房中的董顺道:“全赖老师们激发文思,请文优兄继续出题。”

    李儒嘿嘿嘿地笑了几声:“就以这三位老师为题。”

    隔着门,董卓不知道李儒手里拿的是什么,只觉得莫名其妙,“老师们”激发文思?以“三位老师”为题?难道书房中还有另外三人存在?而且你为何笑得那么猥琐?

    紧接着,董顺也发出了嘿嘿嘿的笑声,端详一阵之后道:“多谢三位老师给我灵感,我已有句子了!”

    李儒惊道:“这么快?少爷大才,愿闻其详。”

    董顺看着李儒手里的东西,念道:

    相泽南轩翠色浓,

    深田咏美赋诗中。

    桃谷绘里香盈袖,

    雅韵清风听晚钟。

    李儒佩服得五体投地:“竟能将三位老师的名字完美嵌入诗中,吾不如也!”

    外边的董卓眼眶微微湿润,抬头望天:孩子他娘,你在天上看到了吗?我们儿子成才了!会作诗了!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士族!

    董顺得意道:“还有呢!听好了!”

    李儒催促道:“搞快点。”

    “相泽南亭墨韵长,

    深田咏美赋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