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贞观七年底的会议
来了蓟州,那就是松鼠掉进花生堆,那是随便吃,幸福度满值。
“小妹都被带成疯丫头了!”薛玖愤愤的说道。
“说得小妹好文静一样,还不是某人宠的。”李双双笑着说道。
薛玖尴尬的摸摸鼻子,妹妹是个可爱的小女孩,自然要宠着,弟弟是皮猴子,不收拾不行,尤其是薛十五,不盯着就偷懒耍滑。
说来也不知道他们在长安怎么样了,虽然来信说做得不错。
说来薛仁贵和初一也成年了,干脆让他们出来,到蓟州历练,想来举荐初一做县令,薛仁贵做一个折冲都尉,李世民还是要给面子的。
心里有了决定,薛玖就提笔写信。
今年李世民的日子也过得不太好,八月的时候,河北道连绵大雨,山东等地四十个州受灾。
没办法,华北平原地势低,排水差,遇到连绵大雨就容易发生水涝。
营州,蓟州也遇到了大雨,好在两州经过整理,修建了诸多小水渠,尤其是营州,因为修建水库,为了便于浇灌,大大小小的水渠分布在地里,排水性非常好。
蓟州的水渠虽然没有营州那么多,但是种植瓜果,土地都是一垄一垄的,排水性也不错。
“幸好有营州和蓟州,不然这救灾都让朕头疼。”李世民庆幸道。
营州的粮砖,蓟州的白菜,大量送到山东,迅速的安稳了民心。
“陛下,山东百姓本就不多,这次搬迁到营州和蓟州,地方官员多有不满,臣觉得以后还是要少搬迁,毕竟百姓也不愿意背井离乡。”长孙无忌劝说道。
“哼!营州和蓟州同样遇到连绵大雨,为何受灾者甚少,那就是地方官员不着为。
不想搬迁百姓离开,朕看就是担心自己的政绩!拿背井离乡来托词。”李世民冷哼一声,很是不满的说道,其实还有一个道理他们都明白,地方世家最喜欢穷人多,只有穷人多,他们才有佃户。
“距离并不远,为何营州没有受到大雨的影响?蓟州也是如此?哼!年后立即派遣人去学习,找到原因,推广到全国。”李世民很是不满,手指用力在书桌上点了点说道。
“诺!”长孙无忌躬身行礼,对于薛玖,他很不满,因为准儿媳妇去蓟州了,虽然知道和薛玖关系不大,但是他还是有一种,儿子被绿的感觉。
“药师,新年之后,你担任黜陟大使,巡查全国各道!凡是官吏不作为,百姓不孝,为富不仁者,立即拿下。
这是我的秦王印,你带着出去,如朕亲临!督察一切不法!”李世民杀气腾腾的说道,他实在是被世家恶心坏了。
以前只是知道,世家贪婪,欺压百姓,本以为只是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人应该是正直的。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李世民为了推广营州和蓟州的模式,特意安排人去调查,得到的消息,差点没气吐血。
世家的贪婪简直超出了想象,对百姓的欺压那是毫不掩饰!在地方上那就是横行霸道。
这些人表面工作做得不错,因为做坏事的都不是本人,而是指使的下人,不知情的,还当他们正直呢。
李世民已经把以前的玄甲军,挑选了部分,组建成百骑司,用于充当他的耳目,这是独立的一支人马,只有他能调动。
“陛下,魏玄成刚正不阿,臣举荐他担任黜陟大使。”李靖躬身双手接过金铜合金的大印,沉声说道。
“玄成直言敢谏,朕需要他在朝堂!你办事我放心,就不用换人带队了,只是要辛苦药师你奔波劳累。”李世民摇摇头道。
“多谢陛下厚爱!臣定然不负所望!”李靖语气坚定的说着,躬身再次行礼。
“辅机,青雀要主持编撰括地志,他的才学不足,你有时间多去看看,指点一下。”李世民转头,语气温和的说道。
“臣遵旨!”
“伯褒,听说今年村子,弄了不少葡萄酒,能否腾出一批来?”李世民询问薛收。
“陛下你也知道,臣极少过问村里的事情,我只能回头问一下,有多少葡萄酒就不能保证了。”薛收歉意的回答。
“无妨!你那堂弟,他弄出来的东西,如果数量少,不会拿出来卖,既然拿到酒楼贩卖,肯定数量很多。”李世民笑着道。
“还是陛下了解落衡!他喜欢成规模的弄产业,按照他的说法,数量少了,自己吃都不够。”薛收也笑了。
薛玖虽然没有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饥饿,但是他也继承了先辈的传统,家里得存粮,越多越好。
李世民他们也能理解,毕竟这年代,饿死人的地方很多。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人死之后停留三到七天才埋,这并不是因为要做法事,而是担心被挖出来。
停留几天也不能就那么放着,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为白事的一部分。
“营州的公文你们都看过了,没有被大雨淹没庄稼,主要还是水渠,有水渠排水,地里就没有那么多积水,开春之后,所有地方,都要挖排水渠,这是重中之重,明年一定要落实下去。”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诺!”
薛家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大变模样,村里种植蔬菜瓜果为主,粮食只种平地,最方便浇灌的地方。
坡地如今全是果树和葡萄架,背阴的地方则是养殖蚯蚓的树林,如今有好几十亩地,虽然味道臭了一些,不过每年产出的蚯蚓不少,添加在米糠里面,可是很好的给家禽补充了营养。
薛家村需要的粮食和高粱,全靠附近的村子提供。当然!这是给钱的,而且比市场价略微高一点。
薛家村的葡萄,算起来有近千亩,吃是吃不完的,卖也不是那么好卖,都用来酿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