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无患 作品

第411 章 杜如晦病重

“大兄不是说你笨,只是说你聪明得不明显。,小!说-宅` -勉/沸′越\渎^”十五一脸正经的说道。 “行了,我知道了,不用你这臭小子解释。”独孤谋黑着脸把凑过来的十五推开。

“嘿嘿!别在意那些细节,你只要知道这个办法好就行了。”薛玖拍了拍独孤谋说道,他想起来一个传闻,据说有的地方,不是看你家多少钱,而是看有多少石沪,可想而知,这东西效果如何。

趁着这段时间农活不忙,薛玖调集了三万青壮开采石头,运送到海边。

建造石沪需要石头够大,毕竟不能被海水带走。

小石头也不是不能用,不过需要用三合土粘合,还得留出足够的缝隙,这缝隙也不能太大,否则大鱼会逃跑。

一个个弧形的石沪,很快在海岸线出现。这些石沪并不高,普遍就六七十公分,最高也不会超过一米。

石沪是弧形,或者说u型,长度几十米,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建筑,每天收获居然不错,少则十来斤,多则几百斤。

只能说如今海里的东西太多了,伴随着潮汐,大量的海货冲到了岸边。

并不是说重量轻就不值钱,有的鱼小,但是味道极好,只不过现在价格都不会太高。?墈?书¨屋` ¢耕¢薪\最¢全-

带壳的海货很多,处理贝壳也是日常工作之一,和骨头一样,贝壳也是磨成粉来当肥料。

骨头和贝壳磨粉,需要反复多次,太粗了容易伤到人,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如今这年月没有化肥,这己经是最好的有机肥了。

人多力量大,石沪修建速度很快,如果不是因为运送石头距离有些远,这速度会更快。

如今渔村己经很大,除了居住的房屋,还有仓库,最壮观还是晾晒咸鱼的架子,以及晒网的地方。

如今的渔网是麻绳编制,使用三天就得修补晾晒,不然容易腐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还不是贬义词,只是如今工作的一种状况。

好在织的网多,可以轮流使用,这并不影响船只每天出海。

打鱼的水手,织网的妇人,还有洗船的工人,这也是为何,渔村人手需要比较多的缘故。

船只每天傍晚回来,卸货之后都要清洗,先用海水清洗甲板和渔仓,然后用船上储存的淡水再清洗一遍,这是为了减少海水对船只的腐蚀。

船上储存的淡水,每天回来都要更换的,正好用来清洗船只,就无需另外运送淡水。¨嗖`嗖·小\税_罔? !冕!费*跃?黩¨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渔村摸索出来一整套经验,别的地方想要效仿,可没有那么容易。

回到柳城,一封书信打断了薛玖的安排。

本想让弟弟在这边多锻炼一些时间,不过马周说他被调到尚书省担任侍郎,需要重新安排人管理小镇。

小镇不比单独一个酒楼茶楼,需要一个人统管全局,薛家还真没合适的人选。

洛阳那边的小镇,就是村里的几个长辈,带着年轻人操作,城里百味楼这几个地方,也用了不少人,剩下的人都是不适合经商动脑子的,想来想去也只有两个弟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