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眼盲心瞎无药可治

第526章 眼盲心瞎无药可治

去盐潭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崔娴也开始罗列出计划来。^1,7?n′o·v~e?l+.\c^o/m,培训时间长,估计中间能有回来的机会。能让她回来两趟,看看动物们也是好的。

现在出门,动辄个把月,她倒是不担心动物。但时间更长了,心中难免担忧。

今天日头不大,崔娴趁着有云朵遮挡阳光,温度适宜的时候,到窑顶上惬意片刻。围炉煮茶,看着咕嘟咕嘟冒泡的茶水,放眼眺望这黄土地,别有一番滋味。

田地里的作物,给黄土地覆盖上一层新的颜色。枣树、灌木等,也争相舒展枝条,想汲取更多的阳光和水分。

作物生长差异,在近处看不太明显。崔娴坐在窑顶上,能清楚的看到哪一边儿的作物,长的更高、颜色更深一些。

靠近水源的地方,作物成长的更好。

崔娴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的确如此,尤其是在这黄土地上,这句话更是真理一般存在。连日不下雨,加上黄土本身存水性又差,有些地方的作物明显缺水干枯、发黄了。

之前听冒队长提过,若是干旱时间太长,就得想办法人工灌溉。′4`2`k*a^n_s,h?u?.¨c/o+m/怕是用不了几天,知青们又得起早贪黑,去挑水浇地了。

崔娴起身,顺着洛河蜿蜒的方向,看看是否能有办法,直接把河水给引到田地旁边。如此,也能省些人力。

看了半晌,也没有个头绪。按理说,冒队长他们比自己更清楚,冒家沟的环境。若是有办法引水灌溉,也不会全部靠着人力来完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除了要跟贫下中农们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外,也有责任要靠所学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产量。

相比较其他知青,崔娴为生产队贡献的已经很多了。不过她想着,若是在能力之内,能帮到这些社员,哪怕是让他们填饱肚子,也算是功劳一件。

心里头盘算,在这片黄土地上,她还能如何发挥,可以让它焕发更大的生命力呢。

正想的入神,作坊的大门被拍的震天响,崔娴的神思被打断。从窑顶上下来,崔娴过去开门,正见到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跑的满头大汗的郭大雄。

“不好了崔娴,宋坤回来了。”郭大雄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这一路过来,浑身都湿透了。

“他回来了?这也不算坏事吧。`d?u!y?u-e!d~u?.·c\o/m′”最近一直忙着,崔娴都没顾得上宋坤这事儿。没想到,这人竟然自己回来了。

不知道是看出来冯朝旭的真面目,还是反应过来他爹妈的苦口婆心是为他好了。

“不是,是宋坤出事了。他双手拄着拐杖回来的。”郭大雄看到往日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宋坤,那样一副颓废模样回来的,当时都蒙了。

等到反应过来之后,就急忙过来崔娴这,告诉她这个消息。

活该!不听劝的下场。“伤的严重吗?”崔娴问了一嘴。

“右腿上了夹板,他回来之后就躺在炕上,也没说话。”郭大雄也没跟他说话,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得赶紧过来找崔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