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打掩护(第2页)
上次做了十几个还不够用,这次竟然还要买12个,一模一样尺寸的玻璃罩。
对方也是个年轻人,对崔娴印象颇深,你来我往几句也混个熟络。崔娴的回答,跟当初给宋坤的答案一样,是用来养花花草草的。
那接待人员撇撇嘴,说是外地来的知青真不一般。这的人满心想着如何能吃饱饭,而城市来的青年,还想着要陶冶情操呢。
崔娴听出来他话语中的揶揄之意,并未多解释。依旧是先付了827元,同样下午三点来取。期间还要等待好几个小时,崔娴骑车直奔菜市场。
这地方,比外面街道上的行人要多许多。崔娴推着自行车进来,在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有一个地方,在售卖本地优质大豆种子,1袋12斤3元钱。卖家特意打开一袋,让买家看看种子的品质如何。
见她是个年轻小姑娘的模样,卖家抓出来一把大豆,跟她说这豆子品质非常好。饱满有光泽,发芽率和产量都很高。
怕她不识货,还多解释了几句。
崔娴也顺势抓了一把,豆粒的确很饱满。听卖家的话说,这种子产量还不错,崔娴直接买下一袋。
又见售卖本地优质留种土豆的,这个1袋30斤,27元。这土豆看着,比她从生产队领回来的要好上一些。正巧旁边有个大姐,也来买留种土豆,翻看了几个土豆之后就买了一些。
崔娴也入手一袋,跟本地人一起买,肯定不会吃亏上当。
把大豆种子放在后车座捆绑好,留种土豆放在自行车横梁上,正好卡在中间位置,推着走完全不用担心它会掉下去。
崔娴竟然还看到本地优质小麦种子,1袋25斤,35元钱。这可是好东西,她也买了一袋。
今天又做了十几个玻璃罩,她还有方盘能用,回去之后再选个合适的地方,她想继续种植小麦。这可是精细粮,要比粗粮口感好得多。
而且宋坤以后免不得要来蹭饭。粗粮他在知青点就能吃,到作坊肯定要做一些口感好还能解馋的细粮。
小麦种子也放在后车座,其余的崔娴并没多大兴趣。推着车子出了菜市场,找个无人的地方把东西缩小收起来。
骑车找个能吃饭的地儿。她也没再往站前饭店的方向走,上次闹腾出来那么大动静,服务员等肯定对她有些印象。
为避免招惹麻烦,她就近选择了个苍蝇馆。
进来瞧着许多人在吃‘酸汤剁荞面’,崔娴也花了2毛5分钱,吃了一碗本地的特色。正赶上饭点儿,里面没有空桌了。
崔娴和一个内蒙古的牧民,叫布日古德的一起拼桌。三十岁的汉子非常真诚,操着有些不太地道的普通话,跟崔娴聊天。
他是从鄂脱坷旗过来买药的,骑马走了大半天的路程。
崔娴深感惊讶,那么远跑到这儿来买药?见他憨厚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片刻之后就离开,忙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