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六月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获(第2页)

杜衡也跟着拦,

“大娘,真的吃不完,天热吃不完容易放坏,您快别再做了。”

姚春香这才作罢,笑着对杜衡道,

“这都是咱们自家地里产的,我想让你尝尝鲜。

明儿我泡点豌豆,给你做点豌豆糕,你拿去给同窗分着吃。

以前在咱老家,每年秋收后都要做些好吃的,还要炸脆角蒸发糕,现在忙的团团转,都没空弄了。”

高娇娇这才知道姚春香的心结在哪儿,忙安慰道,

“娘,等咱们工地上的活儿忙完,大家就闲下来了。

今年庙也盖好了,大家也有钱了,过年的时候好好热闹热闹,把这一年没过上的节都再过一遍。”

姚春香嗔怪道,

“节哪儿还有补过的,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心里开心着呢。

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以后也不用怕蛮子了,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日子了。”

大家纷纷点头,吃着饭,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今年的丰收。

虽然天公不作美,旱的厉害,可他们浇上了水,地里的收成都很不赖。

高大壮吃了一块鱼肉,笑着对众人道,

“我把稻子晒干全部装袋后又称了一遍,足足三十石,比在老家也不差个啥了。”

高二壮把河虾咬的嘎嘣脆,

“比在老家好,在这儿不用交赋税。”

“也就这两年也不用交,以后还是要交的,不过咱们自己开出来的荒地不用交。”

高三壮笑嘻嘻,有些得意道,

“我开出来那几亩地,收了三石多黄豆。

我老丈人在地头种了些南瓜,结了足有三四十个,等到长成收了,一冬天也吃不完。

还有院里种的那些菜,光干菜都晒了两大麻袋,还有咸菜缸,厨房都快摆满了”

高娇娇笑他,

“三哥,你说来说去都没说到重点,你咋不说我三嫂的绣坊赚了多少钱?”

高三壮嘿嘿笑,

“说钱干啥,钱哪儿有屋里堆满吃的看的人开心?哪儿有吃到自己种出来的东西高兴?”

众人深以为然,尤其是高长天,觉得再多的钱都是虚的,只有地才是庄稼人的根。

对此朱钰只想说,喜欢种地的去种地,喜欢做生意的去做生意,喜欢读书的去读书,千万别把所有人都困在一条道上。

但他更清楚,大哥他们种了一辈子地,有些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所以他有什么想法才会去找高娇娇,只有她,才能带领石楼堡走向新天地,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中长治久安。

吃过饭,朱钰跟高长天聊起了即将收获的番麦。

荞麦和莜麦收割后立刻播种下去的番麦,已经逐渐成熟了,高将军那边却迟迟没有派人过来。

这让朱钰不由有些担心,顾大将军那头可能是出了什么变故。

高长天倒是不怎么担心,在他看来,番麦说到底还是粮食,只要能吃,即便卖不到高价,也不会浪费。

大不了就各家收了存起来,当成粮食一样慢慢吃掉就是了。

这种心态让朱钰羡慕不已,他这辈子怕是永远也无法像大哥这般乐观淡然。

他还是希望番麦能卖上一个高价,填一填因为盖城门和城墙带来的银钱紧缺。

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派人去孟门关走一趟,给高将军送一车番麦棒子。

一是表达感谢,二是提醒他,可以来收了。

说完正事,朱钰把杜衡单独叫到自己家,考校他的学问。

翻看了两篇杜衡最近写的策论,朱钰捋着胡须点评道,

“且不说文章如何,单说这个字就已经大有长进了,只是还是有点小家子气,不够大气磅礴。

你啊,还是心思太重,故而下笔不够果断,导致字的形体看着有点拘谨,故而显得小气了些。

须知练字如练心,心境如何,字迹就会如何,你还需得多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