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25章
“‘只叹普天之下垂成的同庆’,这一句像刀一样插进我心里。”
“小时候课本上说‘岳飞被害’,却没告诉我们他是怎么在铁血与柔情之间痛苦挣扎。”
“苏灿真的是那个能听懂的人,也是那个敢替将军发声的人。”
知忽上也有一篇长文悄然刷屏:
《从〈小重山〉到苏灿的续写:一个千年将军与一个当代歌者的心灵契合》
作者写道:
“在当下喧嚣的时代,有多少人还在听词?
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理解‘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这背后的悲怆与倔强?
而苏灿,用一首歌,撕开那段历史最隐秘的一角,让我们听见‘弦断有谁听’的哽咽与不甘。”
随着讨论不断发酵,评论区开始出现更多自发科普的声音:
“绍兴八年,朝廷议和,岳飞被命令停战,此时距离他最有希望收复中原,只有一步之遥。”
“岳飞的‘铁衣’,不是为了炫武,而是他曾真真切切打赢过仗。”
“歌里没有怒吼,但每一句都是压抑之下的愤懑与不屈。”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音乐博主、文化kol自发剪辑视频、写长文推文,
以《小重山》为起点,深入讨论“文学如何传递历史”“歌曲如何唤醒记忆”。
一夜之间,这首千年前的词作,仿佛重新在当代“活”了过来。
而站在浪潮最前方的苏灿,被无数网友称为——
“那个真正替岳飞说出心声的人。”
……
几天之后,《经典咏流传》第三期播出内容在全网持续发酵。
尤其是那句被称为“千年孤勇的凝缩”之句——
“梦里披荆斩棘铮铮之铁衣。”
在节目片段广为流传的同时,不少军队单位的宣传部门,也第一时间注意到这句歌词的精神内涵。
很快,东南战区部发布一支主题短片《铁衣不解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