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年的电动三轮车(第2页)
清歌噗嗤一声乐了,“那就懂事儿点儿,以后把家务活全包了。”
“那必须的,你在家带孩子也没时间搞这些,”
司彧信誓旦旦的拍了拍胸脯,清歌看了眼开始揉眼睛闹瞌睡的儿子,
“你不是要去买车?赶紧去吧,别一会儿再变天。”
司彧瞅了瞅远处的乌云,“那你们进屋休息,我这就去,晚上你不用做饭,我在集市上逛逛,买点特色菜回来。”
将孩子哄睡后,清歌赶紧拿出本子开始搞大纲,这是每次开文前必走的步骤,手写体的更改成熟之后,才会做电子版的大纲,这样两种方式进行翻阅或者查阅,有利于她日后的写作过程中不跑纲。
不想,几个小时后,门外却热闹了起来,今天阿嵘就睡了一个多小时就醒了,母子俩正在炕上玩儿。
透过窗户往外望,却见司彧在一众邻居的围观下,骑着一辆加了棚子的电动三轮车进了院子。
“天,居然给我们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清歌迅速下炕想出门看热闹,却忘了儿子,小家伙一看她要走,急的‘啊啊’个不停,还动作利落的爬到了炕沿儿。
清歌哭笑不得的把小肉蛋抱在怀里,趿拉着拖鞋就走了出去,一到院子,她就看清了某彭的牌子。
“这个品牌很好呢,”
前世街头采访视频里,一个大爷就是骑着这个品牌的三轮车,人家骑了二十年还能跑一百多里地呢!
“我去买自行车,看到旁边卖电动车的,就进去看看,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而精致的电动三轮。
现在买还加送棚子,电池在前座下面,后座不坐人的时候,可以这样掀开,就变成一个车斗,用来装菜很方便。
充一次电,能跑三十公里没问题,你将来带着孩子往返集市三四趟都没问题,还方便装货。”
07年底的电动三轮车,对比后世的多品牌多样化,用丑的爆表来形容,并不为过,但它胜在质量有保障。
而且以这个年代的工资收入来说,买一辆高达五千元的电动三轮车,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难怪一进家属院就会被围观。
从邻居们的口中得知,他们家是整个家属院里唯一拥有电动车的人家。
人群散去后,清歌摸着三轮车一脸感慨,“好是好,就只怕以后会多不少的麻烦事儿。”
邻里之间如果来借,他们不借不好看,借吧,又不是只来一家,人数多了,自己家还怎么骑?技术不过关的,出了事儿算谁的?
等清歌将这些问题一说,司彧才后知后觉,“是我疏忽这些问题了。”
“刚刚大家的眼神里可充斥着太多的东西了,一辆电动车就能引起这样的轰动,那咱家的车要是被他们知道,”
不是她小气,而是人心叵测。
边界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前世看到过太多相关例子,也经历过很多人性的考验,所以对于人心,她只能用‘呵呵’二字来形容。
清歌当即下了个决定,“为了以后没有麻烦,本着借急不借便宜的原则,接下来甭管谁找你,你就只管往我这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