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鲲鹏1号(第2页)
很快一间会议室中就坐满了人,还是上一次那些技术员。
看到人都到齐,李枭就把一张整体设计图夹在了板子上,开始讲解道:“这就是这一次我们要研究的计算机,我称它为鲲鹏1号,之所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的运算速度很快,比起441-b至少要快10倍。”。
李枭不说还好,这一说一模一样。
罗教授更是直接站了起来:“小枭你说多少?10倍,那么就是说这台计算机的计算,能达到每秒10万次?”。
这话他自己都有些不信,主要是太夸张了,不研究不知道,只有真正研究过的人才知道,计算机的研究究竟有多难,这是让他越发对李枭感到佩服,一个人就能研究出一台计算机,已经不是能用天才来形容了。
说是妖孽也不为过,他也是明白为什么二领导会说,李枭一个人就抵得上五个师。
看到众人的反应李枭就知道,黄部长没有告诉众人他说过的那一番话,也就道:“对,就是10万次,甚至是更高。”。
这一下整个会议室都哗然了起来,正因为他们研究过计算机,10万次是怎样一个高度。
“李工,怎么会差这多?哪里设计的不一样?”,有人不由问道。
闻言李枭也就道:“逻辑电路的设计,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信号必须需经过一系列的逻辑门才能完成计算,而每级门电路都会引入纳秒级的延迟,无论是And还是or,逻辑级数越多,路径总延迟越大,就会限制整体时钟频率。
鲲鹏1号计算机,我使用的是18位字长统一数据路,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我通过门电路组合实现指令集,背板绕线解决模块互连,尽管受限于串行执行和低时钟频率,但运算速度却比之前会提高数倍……。”。
随着李枭的讲述,众人也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也让众人对李枭更加佩服,这种逻辑电路这种设计,他们是万万想不出来的。
讲完了逻辑电路,李枭这才开始讲述鲲鹏1号计算机的结构。
pdp-1计算机的体积很小,大约只相当于两个冰箱的大小,重量也只有1.5吨重,而它的结构主要分为10大核心部分
分立晶体管设计、18位字长架构、运算单元、磁芯存储器、寻址机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指令集架构和控制单元,以及编程程序。
分立晶体管设计就是由数千个分立晶体管、电阻、电容构建基本逻辑门,如And门、or门、not门,以及时序电路。
18位字长架构则是所有数据路径、寄存器均基于18位字长设计。运算单元则包括了串行进位加法器、桶形移位器以及及逻辑操作单元。
磁芯存储器不用多说,就是用于储存内容的磁芯存储零件。
但讲到输出设备的时候,看到李枭指着一块显示屏讲解,众人又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