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交谈(第2页)

像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就是通过雷达等设备跟踪目标和导弹,像是 “莱茵女儿” 导弹就是利用无线电指令制来制导的,它会通过地面控制站跟踪目标和导弹,然后再发送指令。

然发射飞弹对目标进行打击。

不过想要制造出无线电指令制导,就需要高精度电子元器件、电路板以及通讯设备。

但要知道现在才1954年,虽然工业水平比前些年好的太多,但工业基础依旧非常薄弱,电子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像是涉及到无线电指令制导的电子学、自动控制、通信等领域,不仅缺乏理论知识,更是缺少人才。

至于惯性制导,就要陀螺仪技术了,陀螺仪技术它可以测量物体角速率,在加上加速度计测量导弹运动参数,就可以算出导弹实时位置、姿态以及速度,然后在按照预定程序自主飞行。

不过它的制造难度也不小,需要高精度制造工艺,不说那个时候,这种工艺就算放到现在,也不是那个厂子都能制造出来。

第二就是陀螺仪技术还需要配合高精度的传感器,这是因为陀螺仪传出来的信号非常微弱,没有高精度的传感器,根本就无法提取到信号,就算能提取出来,还要放大这些信号的元件,以及噪声抑制的技术。

因为信号处理的过程中,热噪声、电磁干扰等噪音,都会干扰到信号的准确性,所以必须来抑制噪音。

像是v-2 导弹,就是用上了这种惯性制导的技术。

……

李枭两人聊着一些关于“飞弹”的构想,越聊也是越投机。

“李枭同志,你也这样认为吗?”。

李枭点了点头:“当然了!我感觉要不了多久,飞弹就能实现跨洲打击,你们知道v-2飞弹吗?”。

看到陈启凡点了点头,李枭这才道:“这种飞弹它当年从荷兰海牙附近发射,几分钟就能打到伦敦,这中间可是足足隔着300多公里,而要知道这款飞弹研究出来,已经是小10年前的事情了。

以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多国家肯定已经对这款飞弹进行改进了,不要说是300多公里,1000公里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