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 酒酿同尘事(第2页)
就在新人准备捧碗时,人群外突然传来喧哗。几个穿着黑风寨服饰的汉子闯了进来,为首的腰间挂着块令牌,上面的狼头纹与商盟的几乎一样。“听说你们用毒酒害两族百姓?”汉子的刀鞘撞在坛边,震得酒液泛起涟漪,“黑风寨特来讨个公道!”
秦风刚要拔刀,却被凌羽按住。凌羽舀了碗同尘酿递过去:“是不是毒酒,喝了便知。”他故意将碗沿的金粉蹭在汉子手上,那金粉是用共生草提炼的,遇毒会变蓝——汉子的手指却毫无变化,只是微微发颤。孩子突然指着汉子的鞋底:“你的鞋上有矿洞的泥!”众人这才发现,所谓的黑风寨汉子,靴底沾着的正是矿洞特有的硫磺土,而黑风寨根本不产硫磺。汉子们顿时慌了神,转身想跑,却被两族百姓围了起来,中原的锄头与西羌的马鞭形成圈,密不透风。
四、酒话揭旧事
正午的阳光融了半尺雪,同尘酿的酒坛摆在临时搭起的木桌上,周围围坐着两族的长辈。被识破的商盟余党绑在桌旁,其中个老者突然开口:“我认识苏大人!”他的声音嘶哑,“当年他在漠北养伤,我送过药,他说同尘城的酒,该叫‘忘忧’!”
苏瑶的手猛地攥紧酒碗,碗沿的金粉落在手背上。“你说什么?”她凑近老者,“我父亲当年……除了酿酒,还说过什么?”
老者咳着血沫,眼神却亮了起来:“他说对不起女儿,没能亲手教她认药材;说药王谷的白夫人是恩人,当年若不是她换了蛊,苏姑娘早没了;还说……镇北侯的小女儿,颈后有月牙印,该用龙纹佩相认……”
白若雪的银簪“当啷”落地。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瑶儿是你姐姐,当年若不是苏大人将你托付给我,你早成了蛊引。”原来她与苏瑶,竟是父亲当年救下的两个孤女,一个托给药王谷,一个留在身边抚养。
柳依的银锁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半块龙纹佩——是外祖父临终前塞给她的,说与另半块合起来,能解天下奇毒。她颤抖着将玉佩凑到苏瑶颈间,那里挂着的正是另一半龙纹佩,两块玉佩相合的瞬间,竟发出淡淡的金光,与同尘酿碗沿的金粉交相辉映。
凌羽的裂穹刀轻轻嗡鸣。他终于明白,当年镇北侯府的两个女婴,一个被苏振南救下抚养,取名苏瑶;一个被白若雪的母亲收养,便是柳依。而白若雪自己,竟是苏振南在西域征战时,与当地女子生下的女儿,因怕被政敌利用,才寄养在药王谷。
孩子举着布偶酒仙跑过来,布偶的陶碗里,同尘酿的酒液正泛起七彩的光。“白姐姐说这叫‘亲人味’!”他将碗递到三位女子面前,“凌叔叔,她们现在是不是一家人了?”
五、酒香漫新城
夜幕降临时,同尘城的每户人家都分到了同尘酿。中原的瓦房里,西羌的牧女教主人家唱祝酒歌;西羌的毡房内,中原的书生为牧民们读诗;药铺的长桌上,白若雪、苏瑶、柳依并肩而坐,面前的三只陶碗里,酒液映着她们交握的手,手背上的金粉连成一片。
“父亲的葡萄藤没白种。”苏瑶的酒碗碰到柳依的,“以后每年都酿同尘酿,把我们的故事刻在酒坛上。”
白若雪笑着将酒液洒在地上:“敬母亲,敬苏大人,敬所有为‘同尘’二字付出的人。”她的银簪现在挂在三人共戴的香囊上,香囊里装着共生草、凤凰羽和龙纹佩的碎片。
柳依的银锁虽然裂了,却被她用红绸缠好,与另外半块龙纹佩系在一起。“外祖父的错,父亲的冤,都该随着这酒香散了。”她看向窗外,孩子正举着布偶在雪地里奔跑,布偶家族的影子在灯笼下连成一串,像条长长的锁链,锁住了过往的恩怨,也系住了未来的日子。
凌羽站在共生门的城楼上,裂穹刀靠在“同尘”匾额下,刀身映出满城的灯火。秦风与阿古拉带着巡逻队走过街道,他们的铠甲上都沾着同尘酿的酒渍,中原的铜甲与西羌的皮甲在月光下泛着相同的光泽。远处的共生圃里,那坛喝剩的同尘酿还放在雪地上,坛口的红绸被风吹起,与药圃里的共生草叶缠在一起,像个巨大的同心结。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城楼上的积雪里,混着淡淡的酒香。凌羽知道,这坛酒藏的不只是葡萄的甜、药草的苦,还有两族百姓一起走过的路——从矿洞的金砂到药圃的新苗,从猜忌的裂痕到紧握的双手,都融进了这酒里,成了同尘城最暖的味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