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一条虫 作品

第257章 调整(第2页)

  说着便摇头晃脑地走开了。

  陈建国不禁有些无语,好嘛,都三四个月了,还在这儿堵着呢,我要是今天没说这话,您不会堵三四年吧?

  等过完春节,便到了二月,陈建国也开始新的学期,

  才刚到学校,马文英便转过来神秘兮兮地说道,“知道那个车辆厂什么时候搬过来,要生产什么车吗?”

  陈建国瞟了他一眼,“我都不知道,你能知道?”

  马文英顿时脸色一僵,“我,我,我不是在问你的么。”

  梅映雪在一旁趴在课桌上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不过还真别说,7月份就说要搬两家单位过来,如今厂房都建好了,还不见那两家单位的影子,到底靠不靠谱啊?

  就连陈建国心里也在打鼓,

  他倒不是担心会不会来的问题,小三线是大势所趋,即便这两家不来,也有其他工厂来,他是在担心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厂,

  三峰岭那里早就已经改造完了,山外是一圈马场,马厩也在那里,山里面建了两座厂房,都是红砖青瓦的砖瓦房,连县里的单位都没那么阔气,

  甚至为了安顿即将要过来的单位职工,还特意给他们在山外靠近骑兵连营地的地方,建了两栋三层楼的宿舍,那条件不说比骑兵连强得多,即便在全县城,除了同样待遇的车辆厂,那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棉纺厂都还没有楼房宿舍呢!

  陈建国敢肯定,放眼全国,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三线搬迁单位能有这种待遇,

  其他单位哪个不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也就只有这里,得到消息后就立刻提前准备,又是建厂房又是建宿舍,甚至还给他们通了电,只等机器和人一到就能开工,

  这种待遇上哪儿找去?!

  “对了”

  马文英又问道,“林大河给你写信了吗?他到哪儿了啊?”

  陈建国笑了笑,说道,“写信了,现在还在新兵营,下一步去哪里还不确定。”

  1月份的时候,林大河被他送上运新兵的卡车,至于去了哪里,他还真不清楚,部队的信不许暴露地址,蓝军邮就是因为这个才被收回销毁的,他也只能推测是在南方。

  从陈建国这里打听不到消息,马文英便不再跟他说话,转过去看书学习。

  回到家里,陈建国便带着疑惑问起大爷爷,“不是说有两家小三线工厂要搬过来吗,怎么半年了还没来呢?”

  大爷爷正在喝酒,一听他这话,似乎想到什么好笑的事情,差点喷了出来,弄得满桌子人都奇怪地看着他,

  咳嗽了两声,大爷爷才抹了把嘴,笑道,“原来啊,是准备搬一家枪炮厂和一家车辆厂到这里,那两个厂呢,其实也不大,枪炮厂主要生产供应本地和周边民兵消耗的武器,车辆也差不多,就是组装生产一些轻型板车和三轮车,方便运输用的,

  不过前两个月,省里负责小三线准备工作的人过来这里考察,见咱们县都把所有准备都做好了,不仅有厂房、宿舍,还有电,只差设备和工人到位就能开工,他回去将情况做了报告,结果省里觉得咱们县觉悟高条件好,决定调整落户小县城的单位,

  这不,都两个月了,还没决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