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 章东南亚的小事(第2页)
为此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地仙府的八位九元真人,除了他以外,还有几个人活着。
我自然不会给他答案。
郭锦程便退而求次,问妙玄仙尊是不是还活着。
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回答。
但郭锦程却满意了。
第二个问题,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郭锦程知道妙玄已经死了。
妙玄雄踞金三角,手握雪花汗和人蛇这两大生意,一直是地仙府内部与郭锦程并立的两大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反对郭锦程各种意见的头号主力,如今一死,等于是阻力消失大半,对于郭锦程是极佳的利好消息。
我问郭锦程准备怎么操作分疆裂土这件事情。
郭锦程却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转而告诉我,鲁虎家族因为法兹尔和保鲁斯之死而大怒,并且迁怒于地仙府,已经开始施展各种手段,打击天泰集团,并且摆出了要吞掉天泰集团的架势。
以鲁虎家族的力量,以及族长同总统的亲密关系,吞掉天泰集团只是小事一桩。
郭锦程的根基必将因此而动摇。
我问他是不是怨恨我。
要不是因为我的操作,天泰集团必定不会受影响,可以继续同鲁虎家族合作。
郭锦程却告诉我,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反对他在东南亚裂土分疆的最主要一个理由就是,他的天泰集团和鲁虎家族关系密切,借助鲁虎家族大赚特赚,有力地支持了地仙府在东南亚的扩张和规范,一旦他要搞什么裂土分疆,必定会得罪鲁虎家族,严重影响天泰集团,进而影响地仙府的发展和稳定。
可现在,鲁虎家族主动发难,等于是打破了那些反对者的幻想,让他们认清了自家在东南亚的地位,哪怕再有钱也不过是权势眼中的待宰羔羊。
摆清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误,才能更有利的统一地仙府内众人的思想,全力推动裂土分疆的主张得到地仙府的整体支持。
郭锦程已经有些急躁了。
在他预计,明年金融风暴还得持续,东南亚各国最后一点底裤都会被扒下来,丢尽所有的颜面,经济的垮塌必将引起政局动荡,到时候以各国一以贯之的做法,必定会按老习惯搞排华来转移矛盾。
数百年的东南亚华人史,不仅仅是背井离乡的艰苦拼搏史,更是一次次被屠杀的血泪史。
而这次,就是郭锦程等待的时机。
他认为,时代已经不同了,尤其是现在资讯发达,无论东南亚哪国先挑动排华,都必将会遭到千夫所指,在国际上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到时候本就因为经济崩溃而走投无路的当局必定倒台。
这时就是他采取行动的最好时机。
聚集于国际视野下的压力,将使得当局不敢采取以往的强力镇压模式。
而只要这强力镇压迫于国际压力没有及时开展,裂土分疆就成了七分,剩下的就看具体怎么运作,要死多少人了。
在郭锦程看似平静的讲述中,死多少人,只不过是一个冰冷的计数。
对于他而言,只要能达成裂土分疆的目的,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当然,郭锦程同我讲这些,自然不是在炫耀他的计划即将迈入实质行动阶段,而是向我表明他当前面临情况的复杂和严峻,希望可以通过我得到内地这边更多的支持帮助。
我告诉他,这种想法,要从郑六那里入手,只要能够说服郑六,他就一定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极大惊喜。
郭锦程要的就是这句话。
郑六摆明了是我放在香港的棋子,没有征得我的同意,他绝不敢冒冒然就直接去找人。
结束同郭锦程的通话后,我便联系郑六,告诉他过后郭锦程会去找他,无论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下来,但要办事必须得先拿钱才行。
郑六对办事没有兴趣,但一听说可以先拿钱立马来了精神,问我可以拿多少钱,他能落下多少。
我告诉他随便要,能要到多少,是他郑大公子的本事,我一分都不要。
而我明确告诉他,同郭锦程见过面收完钱后,他就可以起程返回内地,先到金城这边同我汇合,到时候带着战俊妮一起去京城过年,先把两人的事情办了。
郑六登时兴奋得不要不要的,恨不得马上就见到郭锦程。
我又叮嘱郑六,拿到钱后,还是可以通过之前的渠道来解决存贮和带入内地问题。
所谓之前的渠道,就是天罗提出来的跨境洗钱方法。
之前郑六卖军火的钱,就都走了这个渠道。
当然,对于郑六来说,这是把钱洗回国内,供他花销,但对于天罗来说,却是在拿郑六赔给各家的钱。
他们在把钱运入国内后,洗干净手尾,就可以转给那些雇他们追钱的公子哥,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跟这个公子哥的圈子关系更加紧密,以后有机会帮他们办更多私密的事情。
郑六痛快地答应了。
对于他而言,没什么比回家过年更重要的了。
没过几天,郭锦程果然找上郑六,除了提出再购买一笔军火的同时,希望郑六可以帮忙搭桥,结识一些内地公家的有力人物,尤其是涉及外交方面的。
这一个请求对于郑六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他们郑家老爷子曾在外交口干过,门生故旧无数,找他来办这事,正正是烧对了庙门。
但郑六却没有那么痛快地答应下来,而是拿了郭锦程一把,先是推脱老爷子已经退了,他认识的人不多,再是又说自己现在是带罪之身,连家都不敢回,哪还敢帮他搭桥?
不过,郑六这点稚嫩的演技,在郭锦程面前完全不够看。
郭锦程看出郑六这推三阻四不过是想要钱,当场便拎了沉甸甸的兜子放到郑六面前。
兜子里装的金砖,整整十块,标准重量,甚至还有花旗银行的标记。
这是给郑六的预付款,除此之外还答应只要事情办成,还会再单独给郑六一笔答谢费用。
郑六被金砖晃花了眼,当即就满口答应下来。
只不过,他答应这事第二天,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