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尘缘已了,新稻种初步成功
由于陈学军快速栽倒,方唯原计划将育种基地外迁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下来。
新增的30万亩水田依然是种植【南光五号】水稻,瑶岭农业一跃成为了水稻种植大户,在全省都极具影响力。
“正好你们来了,咱们明天开个会,商量一下春播生产计划。”
方唯让蔡桐先去休息一下,明天上午在会议室开会,还有一些公司的高管会赶过来。
他很清楚,像这样的会议恐怕是最后一次了。
以后凡是生产计划都由公司管理层来制定,他作为董事长,保留最后的决策权力即可。
翌日。
公司决策层齐聚瑶岭乡,开始探讨开春后的生产计划。
“瑶岭合作社一共8万亩水田,其中的4万亩培育【南光四号】稻种,另外4万亩培育【农优82】稻种。
育种中心和新林农场、阳山农场一共14万亩水田,全用来培育【南光五号】稻种。阳山水稻种植基地的20万亩农田和陈州水稻种植基地的30万亩农田,将全部用来种植【南光五号】水稻。
前进乡的6万亩旱田,则用来培育【南玉一号】杂交玉米种子,其他的旱田根据情况生产大豆、黄豆、生、蔬菜等作物的种子。”
方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蔡桐等人会进行完善并执行。
公司现在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生产模式,在育种方面很有经验,基本上不会造成积压。主机与水稻的生产就随意多了,反正不愁卖,市场大着呢。
散会之后,蔡桐等人便去各忙各的,一定要确保陈州水稻种植基地的春播工作。
方唯反而撒手不管,他这几天除了待在一大队的试验田,就是呆在瑶寨的试验田。杂交玉米已经成功培育出来,而新一代的粳稻杂交水稻也即将成功。
就在忙忙碌碌中,大家迎来了春节。
对于盘莲来说,只要孩子们回到了家里,就是最快乐的时候。她一点都不在乎过个寒假,两个孩子会胖几斤,只要看到他们睡得香吃得好就开心。
阿姐和盘莲以及斌斌、小洁在厨房里忙活,孙道人写好了春联和方惟一起贴在了门上。
家里第一批就进行了修缮,墙面雪白,院子的地面经过了重新的打造,显得更加平整光滑,就连屋里都似乎亮堂了一些。
年夜饭有12道热菜、四个冷盘,满满一大桌子,满屋飘香。
今年过年比较特殊,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好在结果不错,才有心情做这么多的好吃的。
“斌斌,你给孙爷爷敬一杯酒。”
大家边吃边聊,电视里传来喜庆的歌声。
方唯突然让儿子给老道敬一杯酒,斌斌心领神会,很诚心的端起了酒杯。当地不会喝酒的人很少,像斌斌这么大的孩子,在农村已经结婚了。
孙道人把一身的本事(医学)都传授给了斌斌,斌斌把老道既当成自己的师父,又当成爷爷看待。
“自家人不讲究这一套。”
话是这么说,但孙道人还是很开心的喝了这杯酒。
接下来,老道就问斌斌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
斌斌现在还没有到毕业的时候,但也快了,有些事的确需要提前考虑。
“看情况吧,我个人是希望能去羊城。岭南学派有很多厉害的大夫,我想多学习一些东西。”
斌斌有他自己的追求,孙道人和方唯都感到很欣慰。
不过盘莲不是很乐意,她希望孩子将来能在省城工作,这样的话一家人也能经常见面。只是她没有吱声,今儿过年,气氛最重要,有些事可以等回头再说。
小洁距离毕业还早,她不用考虑这个事情,埋头大吃就对了。
“老三,过了年我准备回道观呆一阵子,诊所有他们几个在,不会耽误治病救人的。”
孙道人感觉自己的尘缘已了,等斌斌毕业工作了就打算去山上修行。
别人没有察觉到老道的心理变化,但方唯有所察觉。不过他同样没有吱声,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其实早就知道孙道人的打算,本以为当斌斌考上大学之后对方就会离去,可没想到孙道人依然多坚持了几年。
孙道人医术高明,而且不藏私,诊所的同事有什么问题他一定会耐心的解答。
在他的指导下,那几个坐堂的大夫,水平都有不小的提高,这也是他们愿意留在诊所任劳任怨干活的原因所在。
趁着还有一两年的时间,孙道人打算好好带带他们。
大年初一。
一家人全部去了瑶寨。
没想到大过年的,瑶寨依然有很多游客,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