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441章 纠缠不清,赴陈州上任(第2页)

接下来就要安排发售的事情,不光是稻谷还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瑶寨那边还有一些【农优82】稻种,田炳义合作社的蔬菜种子销售也是由公司销售部负责。

过了几天。

秋收的数据报表摆在了方唯的桌子上。

这一季,一共生产出了稻谷88200万斤,将近9亿斤的产量是公司历史上产出稻谷最多的一次。另外还有【南光333】大豆种子、蔬菜种子、【玉香183】玉米种子、黄豆种子和生种子等。

这些作物种子的产量比较分散,但创造的价值并不低。

稻种只有瑶寨生产的少许【农优82】,这个产量没多少,相较于公司如今的体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的来说,这一季公司取得了大丰收,但整体收益却下滑的很厉害。

毕竟培育稻种赚钱,种植稻子不赚钱,这么多稻谷的销售额也就2个亿左右。好在公司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再多的稻谷也能卖出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清仓了。

秋收之后,各生产单位又种植了42万亩的油菜,这种越冬作物需要到明年才能收获。

公司所属的土地不用年年休耕,基本上能做到隔年休耕即可。

晚上。

吃过晚饭之后,方唯拉着盘莲外出散步。

“莲,我看你整天怪忙的,需不需要换一个清闲一些的职位”

方唯觉得婆娘不是很喜欢操心,当厂长似乎有点烦了,所以今天特意试探着问了一句。

“不要!我有两个得力的副手,厂子里的工作都顺利,换个职位不见得能比现在轻松。三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以后多注意还不行”

盘莲以为男人生气了,她的确算不上很敬业,但也没有整天混日子啊。

两个副手被她指使的团团转,其实这也是用人之道,学会放权把握住要害部门,也是她的本事。

“没有,没有,我没有别的意思。工作上的事情你自己处理好就行,只要不影响生产任务,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方唯不禁莞尔,看样子对方并不想离开竹器厂。

也是,竹器厂是方平和盘莲等人一点点建立起来的,从一个社队企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她也付出了不少。

于是方唯赶紧转换了口风,决定以后不再管她的事情。

“放心吧,这么多年你看厂里啥时候耽误过正事儿”

盘莲笑眯眯的回应了一句,按照家里的条件,她完全可以不用出去做事也能过得很好。

只不过那样的生活很无趣,但让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也做不到。

反正得厂里的事情早已理顺,就算她几个月不在厂里都不会影响什么。

在外面转了一圈,两口子回到了家里。

“老三,县里崔书记刚才打来电话,我说你出去散步了,等你回来后再回电话。”

走进屋里,阿姐赶紧说了崔义明打来电话的事情。

方唯还觉得挺纳闷,对方这么晚了找自己能有啥事不过他还是立马给对方回了电话。

“崔书记,你找我”

“是啊,有点事想和你聊聊,你能来一趟吗”

“现在”

“嗯,这会儿才八点,我在新丰酒家等你。”

“那好吧,我尽快赶过去。”

方唯挂了电话,满脸无奈的看着盘莲。

盘莲倒不介意,只说让他带一个司机,万一要喝酒回来的时候也安全一些。

方唯点点头,随即去喊了一个司机,便乘车去了县城。

到了地方,方唯走了进去,老板娘赶紧迎上前来。他是这里的常客,和老板老板娘都很熟悉。

“方支书,客人在二楼的1号包间等你。”

“好的,我先过去,咱们回头再聊。”

方唯冲着老板娘笑了笑,便直接去了包间。

包间里只有崔义明一个人,桌上摆了几样小菜,对方手捧着茶杯在发呆。

“崔书记,今儿这么悠闲啊。”

“哦,方支书来了请坐。服务员,上菜!”

方唯进门后主动打了招呼,崔义明才回过神来,赶紧让人上菜。

不多时,酒菜上齐,果然要喝酒。

“崔书记,来,干一个。”

方唯和崔义明碰了一杯酒,吃了几颗生米。

“方支书,我很快就要走了。已经有人找我谈过话,组织上准备调我去陈州,一时之间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

几杯酒下肚之后,崔义明开始进入了正题。

他之前一直热衷于提一提的事情,不过在失去了几次好机会之后,这个心思就变淡了。

这几年他一手抓工业园区的发展,一手抓农业生产,倒是成绩斐然。结果突然就有好事落到了他头上,调他去陈州担任重要职务,搞得他有些措手不及。

“这是好事啊,值得多喝几杯。崔书记,来,我敬你一杯,祝你前程远大,芝麻开节节高!”

方唯也替对方感到高兴,随即说了祝福的话,和对方碰了一杯。

对于瑶岭农业来说,谁在这个位置上都问题不大,但他和崔义明的关系很不错,多少也有点舍不得对方离开。

总之,心情稍微有点复杂。

“借你的吉言!方支书,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等我到了陈州之后,尽可能在陈州帮你们找一片土地,你们去种植水稻怎么样”

崔义明这次调到陈州,是担任主管农业的副职。

他知道瑶岭农业正在周边寻找大面积的土地,想要租赁下来。也知道各地的要价比较高,但他却觉得那些县的领导眼皮子太浅。

只要瑶岭农业能入驻,对于当地的农业带动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因此,当他确定要调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给方唯打了电话。

“可以呀,如果条件合适,你给我几十万亩水田我都能吃得下。”

只要不是把育种基地迁到外地,事情都好商量。

方唯虽然觉得陈州在距离上有点远,但100公里的路程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对方不干涉公司的生产经营,远一点也无所谓。

于是,他就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