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9章(第2页)

他将纸条小心夹回卷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让法律的天平真正平衡,首先要拆掉那些架在天平上的暗梁。

手机响起,是省高院院长发来的信息:“再审程序已启动,将组成跨市合议庭。”周志高回复:“辛苦院长,务必让民众看到,正义或许迟到,但绝不会因金钱而缺席。”

他走出会议室,阳光穿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带,如同一条通向透明司法的道路。

而他知道,清除卷宗里的暗礁,重建民众对法律的信任,这条路还很长,但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周志高的指尖在泛黄的卷宗纸页上摩挲,三天三夜未合眼的疲惫在眼底凝成青黑的暗影。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像某种讽刺,而办公室里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簌簌声,以及他偶尔因压抑怒火而加重的呼吸。

第二十三份卷宗被重重拍在桌面上,塑料封皮与木质桌面碰撞出沉闷的声响。

他盯着卷宗封面用宋体打印的“潘思聪”三个字,像是要将这三个字剜进骨头里。

整整二十三人的名单在他桌角摞成小山,审判长三人,陪审员七人,公证员及书记员十三人——这个数字像根毒刺,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根本不看事实,以臆想审判…”他低声重复着自己在首日阅卷时写下的批注,钢笔尖在备课本上戳出了墨点。

想起上午刚接触的那起故意伤害案,卷宗里受害者清晰的验伤报告与证人证词被生生忽略,审判记录里却大段大段充斥着“据常理推断”“依社会经验判断”的字眼,而最终判决书上嫌疑人的罪名,竟与加害者的诉求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