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966章(第2页)
秘书小云想了想,给予了自己的答案,“任何一个新政策,都不是一步到位,这需要很长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主要的是很多地方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他们的办事能力太差,让他们去喝酒唱歌极为准时,但让他们办实事,都是能拖则拖。”
“其实这样的情况,就连教育总局也有,我相信周部长早就发现了。”
周志高转动着手中的青瓷笔洗,釉面上的冰裂纹路在台灯下泛着幽光。
这是他从五连市带回的老物件,原是刘雪梅老师办公桌上的镇纸,如今摆在自己案头,每道裂纹都像极了教育系统里那些看似细微却深可见骨的顽疾。
小云递来的改革成效报告上,“教师职称交叉评审系统”的覆盖率已达68,但他注意到西南某省的进度条仍停留在23,旁边标注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把西南三省的教育厅长叫来。”周志高将报告推回去,指腹蹭过“五连市小学教师心理干预覆盖率100”的字样,想起上次去调研时,那个曾被刘雪梅资助过的留守儿童,如今已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小云拨通电话时,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柳絮,突然想起刘老师遗书中“春天快来了”的句子——那是她在跳楼前三天写下的,字迹里还带着对新生的期盼。
三天后,西南三省的教育厅长们在教育部会议室里如坐针毡。
周志高没让他们汇报工作,而是放了段视频:某乡村小学的教师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雨水顺着墙壁流进孩子们的书包,而当地教育局大楼却装修得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