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上策(第2页)
黄瑞庆又生气的晃着头。
闻哲笑道:“这么好题材,这么好的本子,不拍可惜了。(w)?()”
他心里已经初步有了计划,让王玉去拍。
不论是王玉自己成立公司拍,还是去参股其他影视公司拍,或者直接找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或者就找长宁电视台,都可以。
这样的题材,银行贷款支持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前期不能明目张胆的以顾凌风的名义,那样只能适得其反了。
而是假装不了解顾书记与张克武的关系最好。
“唉,没有办法。资本不支持,就干不了。(w)?()”
黄瑞庆摇头说,
“你是没有同鸿图影业的打过交道,特马的,都是什么人!
我看见影视界大多是一些痞子、混子,不知现在的电视剧是怎么拍出来的!”
闻哲笑笑,敬了他一杯酒,说:“黄老师,不急,我来想想办法。”
黄瑞庆眼睛一亮,随后又不相信的摇摇头说:
“拍电视剧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要钱只是一方面。还有好多的事要解决哩。”
“没有事,我试试看嘛,搞不成你也不要怪我。”
闻哲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同顾凌风初次见面,他对自己只是欣赏,但并不能真正进入他的视线。
还是要投其所好。
这个级别的领导,也是要不断积累政治资本的。
包括工作业绩资本,也包括政治资历的资本,而红色出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
宣传张克武,本身就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意义,加上这层关系,就更有意义了。
要是能真正进入他的视野甚至是圈子,自己在福兴银行,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黄老师,你的大作,我看了故事简介,很好呀!
不仅是对我们长宁地区红色文化的发掘、光大,也是一部视角非常开阔又独到的佳作。”
这话搔到了黄瑞庆痒处,“哎呀,不敢当,请闻行长指正。”
“黄老师,我很冒昧的提两个建议,您看怎么样?”
“洗耳恭听、洗耳恭听。”
“一是剧名,直接改为《长宁抗日英雄传》,一看就知道是我们长宁的光荣抗战史诗。”
黄瑞庆苦笑着说:“未尝不可。只是连拍摄的机会都没有,名字倒是不重要。
我已经想好了,要是拍不了,我改成长篇。
能不能出版没有关系,为后人留一点我们长宁的光荣历史也好。”
闻哲笑笑,黄瑞庆不肯屈从鸿图影业的胡乱改编,实是有良知的文人。
但他对历史的考据、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对主要人物的人际关系也不甚了解,比如对张克武后来的情况。只是根据现有很少的正史、加上本地区的传说来写。
但闻哲也佩服黄瑞庆身上的头巾气节。
“我的第二建议,是人物关系上稍微调整一下。”
“哦,什么意思、怎么调整?”
“黄老师的笔下,第一主角是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齐光远。我过一些史料,记得纵队的参谋长张克武,也是纵队创始人之一呀。”
闻看一眼黄瑞庆,不知道他明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黄瑞庆一根筋,说:“是的,可最重要的领导人是齐光远呀。”
黄瑞庆自恃才高,对剧本写作比闻哲懂行,有些不解,也有些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