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气不过一刻钟
第194章 气不过一刻钟
从温清家回来,虞昭向傅寒洲解释道:“排兵布阵之所以被列为机密,一开始是防止被北狄人偷学,反过来对付我们。#;?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时过境迁,北狄人已经从卖国贼那学会了不少我们徽国的排兵布阵之法。”
“我准备找人把北狄人学走的排兵布阵之法逐一挑出来,找信得过的书生来编成简单易懂的兵书,届时将用这本兵书当成教材,以便对守军进行排兵布阵的教学。”
傅寒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指了指他的鼻子问:“娘子,你看我怎么样?够不够格参与兵书的编写?”
虞昭没有贸然同意傅寒洲的自荐,她说:“夫君,我不敢给你打包票。我已向徽国广大学子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来参加阅兵仪式。我由衷希望,这场阅兵仪式能广泛传播,传得越远越好,越玄乎越好。就算阅兵仪式被后人认为是离奇的志怪情节,我也不介意。”
傅寒洲沉默片刻,幽幽问道:“娘子,你是不是早就打算在定北镇建学堂了?”
虞昭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说出她的计划:“是啊,定北镇的情况你也看在眼里。定北镇的青壮男子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后方基本是女人在顶立门户。只要能坚持习武的孩子,不分男女都会获得进入学堂读书识字的机会。”
“娘子为何会这么想?”傅寒洲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问这么一句。*d?u/a.n_q¢i/n-g-s_i_.¨n`e¨t.
虞昭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若是培养出一批能读会写的女子,那么战神庙的一部分事务就能交付给她们来处理。”
“比如理账、调配物资、发放工钱等。这些事务繁琐复杂,每年理账就要从外地抽调二十人回来,很是耽误事儿。若是定北镇的女子来处理这些事务,既能领到工钱又能照顾家小,又不用从外地抽调人手回来,更不用担心她们有二心,可谓是一石三鸟。”
傅寒洲又问:“娘子,除了开办学堂之外,是不是还打算趁机让一部分学子留在定北镇?”
虞昭点点头:“夫君,一个目不识丁的成年人要达到能读会写的文化水平,至少需要认得一千多个常用字,同时还得保证每日一两个时辰的高强度学习,最快也得花三个月时间。”
“陛下亲赴定北镇举办阅兵仪式,届时全国各地的学子齐聚定北镇。只要我们开出合适的价码,应该能补充战神庙急缺的人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娘子,你没想过通过聚贤楼……”
不等傅寒洲说完,虞昭摆手打断他的话:“夫君,聚贤楼是无偿资助学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那些得到资助的学子大多是入京考举人的,他们留在西京城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没必要来定北镇当个普通的账房先生,或是启蒙夫子,那是大材小用。?s-o·s^o¢x!s!w*.*c·o+m+”
傅寒洲抿了抿唇角,半晌才问:“那我呢?”
“夫君想回西京城读书?夫君想去哪个书院?要不要去国子监?”
虞昭误以为傅寒洲要回西京城,眼里浮现出过分耀眼的光芒。
傅寒洲不言,兀自生闷气。
没等到傅寒洲的回答,虞昭盯着他看半晌,后知后觉道:“夫君怎么不说话?生气啦?为什么生气?”
傅寒洲气咻咻地质问道:“你是不是早就想要把我赶回西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