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天子震怒(第2页)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句话有些过分苛责天顺帝。

定国公府满门被灭,主要责任不在天顺帝身上,而是北狄王坏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派遣死士犯下这等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

更让靖远侯有些无法接受的事情是,天顺帝提及他对安乐公主及宝珍郡主管教不力,养出李宝珍这么一只白眼狼。

李宝珍被安乐公主宠得娇纵任性,飞扬跋扈,但子不教父之过,要怪也该怪他这亲生父亲。真不关天顺帝的事。

天顺帝摆摆手道:“朕虽不如镇国公和定国公那样骁勇善战,但扪心自问也是敢做敢当的男子汉大丈夫。错就是错了,朕敢认,更何况朕这一认错能襄助虞昭在边疆树立‘天谴论’的威严。靖远侯,朕心意已决,你无需多劝。”

镇国公比靖远侯深谙如何给天顺帝进谏,他念出罪己诏里的内容,询问道:“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陛下,可有大概章程?”

天顺帝疾声厉色道:“这是新政策的大致方向。朕养了那么多官员是要他们为朕效力,为民谋福祉,不是让他们尸位素餐!”

镇国公眼观鼻鼻观心,他可没忘记之前满地碎渣的事情,天顺帝八成是憋着火气,他可不会上赶着引火烧身。

他年级大,心很大,梦想更大!

镇国公由衷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虞昭率领徽国铁血儿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进行对等报复,挨个将北狄王室子弟斩杀殆尽!

届时,以北狄王室子弟的头颅为祭品,由虞昭亲自主持祭拜礼,告知九泉之下的定国公等英烈——北狄人欠我们徽国人的血债,已血债血偿!

靖远侯远远不如镇国公了解天顺帝,也不清楚镇国公等人对虞昭寄予厚望,他甚至怀疑虞昭剑出奇招的“神罚”,是不是真能动摇北狄王庭的统治基础。

天顺帝下达旨意:“靖远侯,你调派三千龙虎军护送惠王前往定北镇,惠王代朕至定北镇封赏有功之臣,届时惠王将会当众宣读朕的《罪己诏》。”

靖远侯领命退下,天顺帝同镇国公说:“朕迟了三年没能给定国公一个交代,那老伙计的棺材板怕是要压不住了。”

镇国公再迟钝也咂摸出天顺帝的警告,但他不准备装聋作哑,而是直接问:“陛下,恕臣愚昧,太子前往定北镇不是更合适么?”

太子是一国储君,由储君代为传达天顺帝的旨意更顺理成章。

再加上,太子妃是镇国公的嫡孙女,他于公于私都应该问清楚缘由,而他之所以站在这里,也是天顺帝有意为之。

“太子管教下属不力,识人不清!”

天顺帝一把将李景沅送回来的罪证甩到镇国公面前,李景沅没真正接触到官僚系统,他对沈立丰所犯下的罪行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

镇国公翻看完罪证,心头一阵怒焰翻涌。

他闭了闭眼睛,面露痛苦之色:“陛下,此事合该由太子妃担主责。”

天顺帝怒叱道:“太子连区区一个枕边人尚且管不好,朕如何能指望太子能管好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