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怎么可能
“四...四千斤?”靖王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怎么可能...”
柳万婉坐在对面,注意到父子二人的异常反应,眉头微蹙。她优雅地欠身,一把抢过信件快速浏览。作为宫中长大的人,她见多识广,但“金薯”二字却是闻所未闻。
“这东西,当真有如此神奇?”柳万婉修长的手指轻轻抚过信纸,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
坐在一旁的费雪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探头过来。当他看清信上的内容时,瞪大了眼睛,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这怎么可能!就算是上好的田地,水稻一年也不过千斤产量,这个从未听说过的作物,怎么可能...”
司马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原本以为沈长菱会写来铺子的事,却没想到会收到这样一个惊喜。回想起在寒陵的点点滴滴,那些记忆仿佛就在昨日。
“这金薯,是我在寒陵偶然发现的。”他的声音渐渐平稳下来,目光望向窗外掠过的景色,“当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看到村民们种植着一种奇特的作物。他们说这东西产量很高,而且耐旱耐寒...”
“所以说,这东西是真的存在?”费雪云仍是一脸难以置信,“那些蛮子有这样的宝贝,为何还要年年来抢我们的粮食?这说不通啊!”
“我派人查过,”司马澜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深邃,“草原上并未见过此物。而且据我所知,这种作物似乎只在那个山村出现过。”
“或许这就是天意。”靖王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柳万婉低头打量着信件,笔迹潇洒飘逸,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气息。字里行间似乎能看到写信人的性格——这绝非一般闺阁女子所为。她的目光在信纸上流连,若有所思。
“这就是那个被流放的沈氏族人?”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正是。”靖王答道,声音略显沉闷。
“沈氏?”费雪云猛地想起什么,脚步一顿,“可是沈伯光大人的族人?”
提到这个名字,车厢内一时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马车轻微的晃动声。每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微妙的变化,仿佛这个名字触动了某些不愿提及的往事。
而此刻的沈长菱,正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尘土飞扬。她关上大门,正靠在门板上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玉岭总算落了地。她闭上眼睛,感受着院子里难得的宁静。
孟氏正在院子里忙着给菜花浇水,听到外面的动静抬起头,手中的水瓢微微一顿,“外头怎么这么吵闹?”
“好像是谁家来了亲戚。”沈长菱随口应了一句,目光扫过满院子郁郁葱葱的蔬菜,转身回到杂货屋开始处理那些金薯。
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在堆积如山的金薯上,泛着淡淡的光泽。沈长菱拿起一个金薯在手中掂量,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筛选。这些金薯要经过精心挑选,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然后放在通风处晾干。等到切口完全结痂,才能开始育苗。
十几个女户已经把金薯都切好了块,就等着晾晒完成,交到她手上培育。沈长菱一边忙活着,一边想着刚才的情形。那浩浩荡荡的一行人,看起来来头不小,光是马车就有好几辆,护卫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