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时运 作品

第219章 交通局的人选,郭长河的立场

交通局!这简直是青峰县最肥的油水衙门!

郭长河太清楚这潭水有多深了。从道路规划招标,到施工队选定,再到层层转包、验收拨款……每一个环节都淌着滚烫的油!

他经营县政府多年,手指头多少也沾过这潭里的油腥。

郑仪把这个位置的人选问题抛给他,是什么意思?

试探?

看他是否还留恋过去的利益网络?

敲打?

提醒他如今的位置是谁给的?

还是……真的想听听他这个“懂行”的常务副县长的意见?

无数念头在郭长河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

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的声音保持绝对的平稳,甚至带上几分思索的慎重:

“郑书记,交通局这个位置,确实非常关键。”

他抬眼,迎向郑仪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睛。

“一方面,关系到未来几年县里交通网络的布局,特别是当前扶贫道路硬化和连接工程,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产业落地和百姓出行。”

“另一方面……”

他略一停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但语气却异常坦诚:

“交通口资金流量大,项目环节多,以往……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次马红军栽进去,就是教训。所以这个人选,能力固然重要,但政治过硬、经得起考验,更是首要条件!”

郑仪手指在光洁的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一下。

笃。

声音极轻,却像重锤砸在郭长河心上。

“具体说说。”

郭长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报谁的名字,就是交投名状,就是彻底斩断某些关系!

他脑海中飞快掠过几个名字:

一个是交通局现任排名靠前的副局长,专业还行,但资历浅、压不住场子,而且隐隐听说和市里某位领导沾点远亲;另一个是规划科科长,技术能力拔尖,但性子太直太硬,不懂变通,恐怕难以协调复杂关系……

这两个,报上去勉强算稳妥,但恐怕难以入郑书记的法眼。

最合适的……是那个人。

刘永胜!

现任交通局副局长,分管项目建设和招投标,熟悉所有流程门道,在局里根基深,人脉广,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周阳虽已失势,但树大根深!

如果能……

郭长河猛地掐断了这个极其危险的念头!

报刘永胜?

那等于公开宣告自己还和周阳旧部藕断丝连!等于在郑仪亲手点燃的反腐烈火上浇油!

自己找死!

他瞬间做出了决断。

“郑书记。”

郭长河的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清晰。

“我个人认为,局里现有的几位副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要真正扛起交通局这块重担,特别是落实好当前扶贫道路硬化和县委的发展意图,恐怕需要一位既有丰富基层经验,熟悉工程建设管理,又具备较强协调能力,能压得住阵脚的同志。”

他顿了顿,几乎是咬着牙报出了那个名字:

“比如……县公路管理段的段长,王长根同志。”

“王长根?”

郑仪微微扬眉,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意外,但也并非完全陌生。

“这个人……”

“王长根同志在公路段干了近二十年,从技术员一步步干到段长。”

郭长河语速平稳,但语意极其清晰。

“他熟悉全县每一寸公路的情况,对路桥建设、养护维修都有扎实经验。最关键的是,这个同志风评很好,非常务实,常年带着队伍在不好的反映。”

郑仪的目光在郭长河脸上停留了足有三秒钟。

那三秒钟,郭长河感觉像过了三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