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冰河(第2页)
这家伙嗜酒,虽然没上庆功宴,但有些将士受伤,还得需要他主力疗伤。
此时,吴安这一桌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的看着他。
他捏着酒瓶,转动金属瓶盖的瞬间,齿轮咬合的咔嗒声吓他一跳。
一桌同仁哈哈大笑,纷纷讨了一酒盅。
喝的他们直呲牙。
这些喝惯了水酒的丘八,仿佛被火龙卷过五脏六腑。
烈!
太烈! 从未喝过如此烈的酒水!
这哪里是酒?分明是穿喉利剑,穿肠烈火。
要知道,明代白酒多为米香型发酵酒,酒精度在15度左右,而53度酱香型茅台带来味觉核爆!
……
庆功宴进行到很晚。
不少军士烂醉如泥,趴在地上呼呼大睡。
张衡招呼人手,将他们抬回去,丢进军营。
不馋酒的军士在请示武长风之后,将不要的酒瓶当做宝贝收集起来。
几个半大的小屁孩穿梭在酒桌之间,捡些碎肉解馋。
武长风从储物空间取出几袋辣条。
一根辣条弹下牛子。
小屁孩实在扛不住辣条的诱惑,排队撅着小牛子,一边呲牙,一边吸溜辣条。
顿时涕泪横流——辣得直蹦脚,偏生又舍不得吐,吸溜着鼻涕硬往下咽。
看得高敏一脸黑线……
此时夜风渐急,照明的火盆之中火焰在夜风的吹袭之下不断的摇曳。
木柴燃烧发出噼啪的轻响声,伴随着阵阵的虫鸣声传入了武长风的耳中。
他酒意有些清醒,挥手驱散小屁孩。
看着堡内妇人在收拾座椅。
他手持着木棍拨弄着身前早已经熄灭了的篝火。
神色有些恍惚。
这一次出击作战,武长风初始心中也存在几分忐忑不安。
他是一个现代人,从未指挥过军队。
当然,便是上回剿匪,尚有韩猛等老将压阵。
这一次是他真正练兵作战。
实践证明,他的努力没白费。
白日纷争和血腥的片段,不时仍然在武长风的脑海之中闪过。
这么久以来,他一直故意去忽略一些,让自己不去想多想。
但是今天白日所见的情形,却让他难以静下心来,没有办法去不想。
都说清末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明末之时,明廷所需要面对的困境不遑多让。
北虏扣关如狼似虎,天灾连年饿殍遍野,沿海虽靖倭患,然西洋番鬼又起波澜。
回忆起记忆之中的明朝,永远绕不开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便是天灾。
明朝末年,正处于小冰河时期最为寒冷,影响最为深重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甚至连广东等靠近热带地方都狂降暴雪。
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从万历十三年开始逐渐变得明显了起来,到万历二十八年前后骤然开始加剧。
万历四十八年间,有灾荒记录的占了二十五年,越往后推,灾荒越是频繁和剧烈。
而到了崇祯登基之后,灾变彻底达到了顶峰。
这般世道,莫说寻常百姓,便是真龙天子也坐不稳江山。
崇祯共有十七年,十七年间,连年灾荒,未有一刻停止。
接踵而至的天灾、不断的加派、肆虐的流寇、腐朽的官僚,最终彻底摧垮了明朝本就脆弱的财政。
就是在科技发达的后世,天灾仍然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更何况是连来往通讯都要靠快马加鞭传递的此世。
正是因为天灾,才使得明末之时的起义军,不同于其他历朝历代的起义军。
无论是秦末之时的陈胜吴广、还是西汉的绿林赤眉、东汉之时的黄巾黑山等众。
还是隋末的杜伏威瓦岗,唐末之时的庞勋王仙芝,元末明初之时朱元璋、陈友谅等人。
他们在发动起义之后积蓄到了一定的力量之后,第一时间便会立即割据一方,而后对抗官府、对抗朝廷。
到了明末之时,因为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大地早已经是千疮百孔,正在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