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第2页)
李金虎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让他帮咱们把这些‘废石’的名声传出去?”
“不完全是传名声。”叶凡摇了摇头,“是让他,也让那些盯着咱们的人,形成
一个固有的印象——黑山屯黑风口的石头,确实带点铁,但也就那样了,顶多就是个没什么大用处的贫矿。真要是指望它发大财,那是白日做梦。”
叶凡的计划是,用大量品相差、几乎没有开采价值的“贫铁矿石”作为掩护,将真正有价值的富矿信息淹没其中。
这样一来,即使有人不死心,派人来反复勘察,看到的也只会是遍地的“废石”,久而久之,自然会打消念头。
同时,这些“废石”也并非全无用处。
叶凡琢磨着,实在不行,可以把这些石头砸碎了,当做铺路的道砟。
黑山屯通往外界的路,确实该好好修修了。
如果这些石头真能派上用场,也算是物尽其用。
“高!凡娃子,你这招高啊!”李金虎一拍大腿,“这就叫,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他们猜去吧!”
赵卫国也嘿嘿笑道:“没错,等他们费了半天劲,结果发现咱们就是拿这些破石头铺路、打铁锹,看他们还怎么折腾!”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叶凡特意交代柳如霜,在接下来的“勘探”中,多留意那些品位极低,但外观上又确实能看出是铁矿石特征的石头。
这些石头,将成为他们迷惑对手的“秘密武器”。
接下来的几天,黑山屯采石场依旧叮叮当当,一片繁忙。
而柳如霜则背着她的地质包,更加频繁地出入黑风口外围。
她按照叶凡的吩咐,精心挑选着那些“合格”的“废石样品”。
与此同时,叶凡则开始琢磨如何把这些“废石”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他找到村里的老铁匠刘师傅,一个五十多岁,手艺精湛的庄稼汉。
“刘大爷,我这儿有些石头,您给瞧瞧,能不能用来打点东西?”叶凡从筐里拿出几块柳如霜特意挑出来的,含铁量稍高一点,但杂质依然很多的“贫铁矿石”。
刘铁匠接过石头,掂了掂,又用小锤敲了敲,仔细看了看断面,眉头微微皱起:“凡娃子,这石头……铁性是有一些,但太杂了,火候怕是不好掌握,炼出来的铁,也脆得很,怕是派不上大用场。”
叶凡笑道:“刘大爷,我也不指望它能炼出什么好钢。就是寻思着,能不能用它打点锄头、镰刀、或者门轴、锅铲之类的小物件?咱们村里,这些东西消耗也大。”
刘铁匠沉吟片刻:“要是打些不那么讲究的家伙事儿,倒也不是不行。就是得多费些功夫,多耗些炭火。而且,这石头里的硫恐怕不少,打出来的东西,容易生锈,也不耐久。”
“能用就行。”叶凡心中一喜,“刘大爷,您要是愿意试试,我让采石场那边,专门给您挑这种石头送过来。工钱和炭火,都从厂子账上出。”
刘铁匠憨厚一笑:“凡娃子你这是看得起我老汉的手艺。行,我试试!能给村里省点钱,也是好事。”
于是,黑山屯的铁匠铺也重新升起了炉火。刘铁匠叮叮当当地敲打着,还真让他用那些“废石”打出了一些农具和日常用品。
虽然这些东西确实如他所说,品相粗糙,铁质也不纯,但对庄稼人来说,能用就行。
消息传出去,村民们都觉得新奇。
没想到那些黑乎乎的石头疙瘩,还真能变成铁家伙。
一时间,黑山屯采石场采出的“带铁的石头能打铁”,成了周边村屯茶余饭后的新鲜谈资。
而这一切,都通过各种渠道,有意无意地传向了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叶凡知道,他撒下的网,已经开始慢慢收紧了。
那些潜伏在暗处的眼睛,看到的,只会是他想让他们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