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得寸进尺
慧明垂首笑:“殿下有所不知。寺庙田产免税乃是累世成规,百姓将田亩挂靠寺院名下,寺院收取微薄香火钱作为回报,两相便利。此乃百年惯例······”
“惯例?”
朱慈烺冷声截断他的话头,语气中裹挟着彻骨的寒意,“就是这些惯例,让我大明国库日渐空虚!边关将士缺饷少粮,各地灾民流离失所,而你们······”
他霍然指向窗外,声音陡然拔高,厉声道,“却在这里为了一己私利,聚众抗命,闹得满城风雨,京城内外人心惶惶!”
慧明面如土色,连连叩首。
他清楚,太子这是对自己不满了,但他身后牵扯着整个佛门的利益,只能硬着头皮充当众僧的挡箭牌。
这寺庙田产背后的利益纠葛,早已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百年来无人敢触碰这烫手山芋,他不信这位年轻的太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便动了,恐怕也只会引火烧身。
朱慈烺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孤旨意,免去慧明僧录司左善世之职,由右善世继任。另外,告诉外面那些和尚,再不散去,一律按谋反论处!”
慧明闻言如遭雷击,猛地抬头,慌忙劝阻:“殿下免去老衲官职,老衲绝无二话。但佛门弟子向来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朝廷强行镇压,恐将激起天下佛门弟子的骚乱,届时局面难以收拾……”
“你这是在威胁孤?”
朱慈烺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如刀。
“老衲不敢!”
慧明连忙伏低身子,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既然你们要闹,孤就陪他们闹个明白。”
朱慈烺转向一旁的李邦华,斩钉截铁道,“李卿,拟一道旨意:以明早为限,自愿散去者,既往不咎;执迷不悟者,没收寺产,僧众还俗。”
李邦华欲言又止,最终深深一揖:“臣遵旨。”
朱慈烺盯着慧明道:“大师,你说这些和尚为何如此固执?”
“老衲不知!”
慧明的回答干脆利落,却难掩内心的慌乱。
朱慈烺冷笑道:“你不是不知,你是有恃无恐。你们赌孤不敢动手,赌朝廷顾及颜面,赌父皇远征在外······可你们别忘了,大明江山,容不得任何人挑衅!”
慧明心中惶惶,感到太子又是第二个崇祯。
他不会也杀个血流成河吧?
“你退下吧,孤劝你好自为之!”
朱慈烺挥了挥手,语气中再无波澜。
慧明被剥了官职,起身后施佛礼,缓缓退出。
······
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顺天府衙役的惊呼声就打破了午门前的寂静。
广场上,百余僧侣围成莲花状,中央摆放着两具遗体。
慈仁寺方丈永信,手持杨枝净水,正为死者做超度仪式。
“南无阿弥多婆夜······”
永信的诵经声悲怆而庄严,手中柳枝蘸着金钵中的清水,轻轻洒在死者青白的脸上。
那是两个形销骨立的老僧,沉陷的眼窝像两个黑洞,嘴角却诡异地带着一丝微笑。
百余僧众齐声诵念,声浪如潮水般漫过广场。
围观百姓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