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好战分子的狂欢(第2页)
大熊国此时看不上关东军这条毒蛇,因为他需要面对德国的威胁。
但是如果关东军胆敢有所动作,大熊只要回头一挥手就能将关东军给拍死。
但是此时的关东军并没有自知之明,他以为大熊国是在害怕他的实力,所以胆子很大,居然敢咬上一口,结果就是被大熊国给狠狠的修理了一顿。
但是这些都是后话,作为事后诸葛亮想去怎么分析都有道理。
但是在现在看来,大岛信也的做法其实并没有错。
1939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关东军之所以一直维持着庞大的军队规模,实际上就是在防备自己的邻居。
中国的东北确实是一块宝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关键是面积还足够大。
日本一直都将东北地区作为重点建设的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修建了铁路兴办了工厂。
他们确实是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领土在进行开发建设。
但是稳定建设的前提就是这块地方是足够的安全。
关键是关东军有一个强大的邻居,那就是大熊国。
大熊国算的上是中国的朋友,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好朋友,因为他是在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在进行对外交往。
任何的援助,任何的支持,其实都是在希望用中国的抗日力量来延缓日军的进攻。
关东军这边知道大熊国军队的强大,所以他不敢去轻举妄动,希望能保持现状,而大熊国军队因为将注意力放在欧洲一带,所以对这里的情况也是希望能以稳定为主。
等到将欧洲那边的事情给解决了,大熊国会在适当的机会进行处理。
所以两边一直以来都是采取隐忍的态度来处理事情。
互不干涉,互不打扰,即使抗日游击队经常利用这种默契在边境地区来回跳脱,但是关东军依然是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做法。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其实是处于僵持的阶段,虽然战线是在不断的前进,但是取得的战果和在对峙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是在激增的。
精锐力量的消耗让日军希望不要再有任何的事端。
但是关东军方面怎么会同意。
在侵华战争中,关东军的表现明显并不突出,这让内部希望参与战争的军官是非常的激动。
他们也希望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最主要的是还希望通过战争来获得功勋,要不然自己在关东军序列中一辈子都成为不了将军。
所以在关东军中,青壮派的军官一直都是战争的坚定拥护者。
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疯狂的上书,认为只有和大熊国打一架才能知道大熊军军队的真实实力。
有些军官甚至表示,只要开战,自己愿意作为敢死队,在最前面带队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