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第2页)

“然,这些诸般品质,若无‘敬’字贯之,恐难以持久而笃行。”

“敬者,敬天地,敬鬼神,敬君上,敬师长,敬亲友,乃至敬己之心,心存敬畏,则行事必谨;行事谨严,则诸事可整。‘敬’字在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中,也有枢纽之用。”

“‘敬人者,人恒敬之’此乃诚之体现;敬事者,必以德行之,此即‘德’之彰显;敬老者,孝之至也;敬君者,敬之至也;”

“敬之一字虽然简单,但却包罗万象,贯通诸德。所以我言‘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周徽仲浑身一震。

以‘敬’字贯之?

这个论点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一时人竟忍不住品了起来,竟然忘记了场合。

谢瞻山和何慎两人也听得若有所思,但他们理智尚存,还没忘记此时在做什么。

敬字之言确实有些道理·····

谢瞻山眉峰一动:“既然你认为敬之一字可贯通诸德,那么《论语·子路》有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但如果父犯下的乃是大错,如···安王这般,那么作为子,以敬行事,贯通诸德,敬君还是敬父?”

当今圣上,还算开明,允许读书人畅所欲言,谢瞻山索性拿安王举例。

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正直就在其中了。

但是如果是造反呢?

隐瞒,就违背了‘忠’之道。

不隐瞒,就违背了‘孝’之道。

这个角度,实在是刁钻。

“自古忠孝两难全,谢兄这问题···怕是大儒来,今日也难以辩出结果来。”

楼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谢瞻山和王学洲全都抬头看了过去。

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只是二楼栏杆处有一群年轻男子格外的明显。

不是因为相貌,而是因为他们全都穿着国子监的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