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259章 警告百官,安抚百官之心,转移作风掏人口(第2页)

    本就是说好了的,魏征也没想到,李承乾再次借题发挥,把他都给吓出了一身冷汗。

    李承乾这个皇帝,实在是太过于清醒,目光太过于有眼见了。

    有些东西他也没想透,却被李承乾说得透透的。

    随着魏征的答应,百官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心思,去争夺河南道的‘归属’了。

    刚刚李承乾才警告过,这个时候要是敢跳出来,想要在那块地方重新布置势力,只怕是真想死了。

    就这样,河南道的势力被重新洗牌。

    在没有新的勋贵成长起来之前,那河南道就真正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李承乾也不会让新的勋贵,在那片地方重新成长起来。

    崔家的事情算彻底完结,借由崔家生出的事情也算彻底完结。

    李承乾思考了一下,然后说:“今年伊始的时候,朕提出了一个五年计划。

    这五年计划的总纲,就是要让大唐百姓吃饱穿暖。

    可这个吃饱穿暖,实际是一个很庞大的计划。

    朕也没有指望,今年一年就有多大的成果。

    比方说,棉花肯定还不足以供应大唐,粮食依然放在各处发霉。”

    百官心中又是一惊,心中都不由自主的想到,难道李承乾又想掏大家的粮食?

    暂时找不到借口讨土地,又开始掏粮食是吧?

    谁知道,李承乾话音一转:“但是明年吧,朕估计就可以不缺粮,也不缺棉花了。

    粮食的话,有了河南到那块地,没有了崔家那群蛀虫,粮食应该会丰盛起来。

    棉花的话,就像唐俭曾经说过的。

    安西都护府那边,原高昌的百姓尝到甜头之后,人心安定下来,自然会好好种植棉花。

    朕有预感,除非老天爷不给饭吃,否则的话,明年棉花肯定会大丰收。

    不说做到百姓家家有棉花做的衣服棉被,但在满足上层需求的同时,落下一些到百姓家里,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既然如此,那现在首要解决的,就是人口的问题。

    诸位爱卿可知,我大唐目前有多少人口?”

    房玄龄主动站出来道:“陛下,按照今年的统计,大唐人口在一千三百一十一万左右,略有些增长。

    如果算上新成立的安西都护府所统治的范围,人口规模在一千四百六十万左右。

    若是接下来粮食供应充足,百姓们感受到天下太平,想来下一年人口会大大增加了。”

    “哦……房爱卿说的这个数据,应该是登记在册的吧?

    那么,没有登记在册的呢?”

    这个话题一提出来,百官心思顿时复杂起来。

    他们明白了,李承乾转移了方向,居然开始掏人口了。

    有些事情是明摆着的,无非是想到和没想到的问题。

    “这……没有登记在册的人口,实在没有办法统计。”房玄龄迟疑道。

    反正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有些事情实在不适合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