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203章 军、政、民生后,文脉传承布局完成

    说得难听点,就算不给一毛钱的工资,也不给任何官位。

    都有的是那些大儒,跑来想要加入其中,就为了在字典上留个名字。

    “好了,回去坐好!”李承乾挥手道。

    孔玉忠赶紧迈着小碎步回去,神色还是难免激动。

    “诸位爱卿,朕从这件事,又想到了关于文字的问题。

    遥想远古时代,从最开始表述意境的一些简单石头画,朕称之为象形文字。

    直到文明发展,各国有各国的文字。

    然后又到始皇帝统一天下,规定了一种文字为官方用字。

    再经过历代简化,一直到我大唐时代。

    文字,时时刻刻都在变。

    总体看下来,一开始是简单,但却不明其意,或者蕴含的意思太多,需要联系前后文去揣测。

    到后来,遇到一样东西就创造一个词,或者创造一个字。

    比方说,只是一个绿色,为了表示出这种绿色的说深浅,又创造了很多专用的字。

    比如说:碧、翠、青、葱、黛、柳、菉等。

    为何不能用深绿,浅绿,黄绿,嫩绿等,直观明了的词组来表示呢?

    更何况,这样还不用创造新的字。

    到了现在,字越来越多,可表达的意思却不见得。

    持续下去的话,只怕越是往后,大家想要把常用字认识全,都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

    又为了高雅,有些字好像越来越复杂了。

    为何不能像天生巨力的力字一样,简单一些呢?

    思及于此,朕突然想到了民间俗体字。

    诸位爱卿,可曾知道俗体?”

    听到李承乾说俗体,大臣们有思索,也有恍然。

    俗体字,其实就是后世的简体字。

    有人觉得某字太过于繁琐,于是就自创了一个简体字。

    或者从别的什么地方,学会了一个简体字,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别人在看这个作品的时候,联系前后文,再加上文字的关联性,猜测到了这个字是什么字,渐而又认识到了这个字,运用上的这个字。

    越传越广之后,也就成了默认的一个简化字,称之为俗体字。

    后世在简化文字的时候,也不是凭空创造的,基础就来自于自古传承的俗体。

    把没有简化过的字,根据声形意考虑,最终简化一遍,也就成了所谓的简体字。

    只听李承乾继续道:“这俗体字书写简单,虽然毫无意境可言,但却易学易懂。

    完全可以用作,日常书写的通用字。

    如此一来,不管是书写速度,还是识字速度,都会加倍的提升,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目前的用字,当然也不需要废除,完全可以作为书法练习,或者某些庄重场合使用的文字,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不废除现在的文字,就没有侵犯某些利益。

    如果用俗体文字,的确是更好书写,用来作为常用字,似乎的确是好事。

    最重要的是,这改造字,又是一大功德。

    总之,前有拼音引导之下,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事!

    魏征急吼吼的站出来:“陛下,臣愿意主持改造文字,把所有字都改造一遍。”

    “臣也愿意!”房玄龄不甘示弱。

    这两位都算是典型的文臣,这个功劳不抢,抢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