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6章 收获土豆(第2页)
只是被迫和离的曹氏,心中却是极为不满,她现在脸都丢没了,被休回家后,也没人对她有好脸色,这日子怎么都说不上好过。
曹操哪怕再宠爱这个女儿,但想到她引起的这些事情,一时间头疼的也不想看到人。
曹丕心里也怪她让自己得罪了夏侯楙,毕竟当初还是自己提议把人嫁给夏侯家的,结果竟成了一段孽缘。
东晋时期
王谢两家,这段时间也有聚在一起商量谢道韫和王献之的事情。
但这一世两个小辈再结成夫妻,是绝无可能的。
谢家不可能同意再把谢道韫嫁给王献之,谢道韫本人更不可能愿意。
王羲之很可惜,丢了一个各方面都极为出色的儿媳妇,但他对此却没办法,毕竟若自己是谢家的长辈,也不可能把如此优秀的孩子再嫁给自己儿子。
越想越气,王羲之又瞪了儿子一眼,接下来忙着教育儿子,若是不想着改变,这辈子都怕是连媳妇都找不到了。
所以王家也在给王献之安排好一番磨砺。
谢家
谢道韫这段时间过得很开心,不光是解决完历史上的婚姻,加上天下人都知道她这个人,现在家里也没限制她出门交友,甚至还能和男子一样。
其实这也是谢奕和谢安这些长辈这段时间认真思考过的,既然自家小辈如此出色,的确没必要再拘于俗世,即便有一天谢道韫自己想招婿,也不是不行。
贞观年间
李世民总算是和他的大舅哥聊好了,心情不再乌云密布。
不过接下来对子女们的教育却是加强了不少。
另外李二要修的英雄碑,经过满朝文武同意,现在也在开始动工了,地址就安排在长安城西郊。
长孙皇后最近很忧愁,私下也没忘嘱咐她大哥,既然门阀世家没落是历史趋势,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好。
长孙无忌把自己关在书房好几天,终于想通了妹妹说的话,虽然不是滋味,但他也清楚妹妹是为他好。
以后他还是做好陛下的臣子,争取在史书上成为一代贤臣。
天宝年间
李白带着妻儿朝着长安来,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作为大唐的名人,如今民间的百姓们也都熟知李白的大名。
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士绅都会涌上来,得到消息的百姓们也会来凑凑热闹看看传说中的诗仙长什么样。
可以说,这一家人走到哪里,就火爆到哪里,。
当他们要去往的下一站被人提前知道后,下个地方的人们也早早等候着了。
这大概就是名人的烦恼。
长安这头
杜甫受到李龟年的邀请,请他到府上一叙。
同时李龟年还给杜甫单独开了个演唱会,杜甫都受宠若惊了。
说起两人历史上的人生经历,酒过三巡,两人是越聊越开心,这一世能避开历史了,可不就开心嘛。
告别之际,李龟年也没忘邀请杜甫下次再来玩,杜甫也邀请对方来自家做客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熙宁年间
沈括这几天都没敢回家,白天黑夜都呆在自己的研究院里。
官家前两天招他进宫了,首截了当的问他想不想和妻子和离,想的话他就做主让两人分开。
沈括对此也很为难,他不敢回去面对脾气火爆的妻子,和离他自然也是愿意的,就是想到子女,就又犹豫了。
就在他发呆纠结之际,王安石来找他了。
“存中,今晚来家里喝一杯如何?”
看着前辈,沈括呐呐的点头。
王安石见状满意了,他一定要劝沈括把这桩婚事离了,这不毁一桩婚的前提是婚姻美满幸福,但沈括这种,还是早早结束的好。
洪武年间
经过这段时间朱标夫妻俩的一通忙碌,秦王妃终于和朱樉和离了,获得了自由。
原本朱樉死活是不同意的,但朱标劝了他娘、又劝了他老子,这两被说服后,三个人一同施压下,朱樉被迫同意。
废话,他敢不同意嘛。
朱元璋为啥同意呢,因为马皇后劝他啊,说给儿孙积福。
这是说到老朱的心坎上了,想到早逝的长子和长孙,朱元璋也算是被说动,虽然和离这种事情也是皇家的头一例。
只是和离后的观音奴却不知该何去何从,虽然摆脱了这段婚姻,但她己经没了娘家,天下之大却没有她的安身之处。
正在她迷茫之际,常氏来寻她。
“如果妹妹不嫌弃,可以来家里住,我母亲老是觉得家里不热闹,要是你能去陪她,她肯定高兴。”
王氏踌躇犹豫,还是拒绝了,她怕自己会打扰人家。
“没关系,你先来家里住,等你找到地方,再离开也没事。”
见太子妃情真意切,观音奴感动的点点头,“谢谢大嫂。”
“唉,以后你就叫我姐姐吧。”
......
永乐年间
郑和一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大明复命。
港口前聚集了不少百姓看热闹,还有很多船员的亲属都在其中。
不光是船员们想念家人,亲人们也时刻惦记着在外的儿郎。
回到应天府,郑和整个人都放松了。
这次他们不光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还去欧洲了解过情况,也弄回来不少东西,皇上知道后肯定会高兴。
宫门口
朱棣领着儿孙、以及文武百官在等郑和来,晚上宫内也会设宴热闹热闹。
郑和这一走他也惦记得很,还有他的宏图霸业,缺少了郑和可不行。
朱高炽面色不显,心里却在盘算着郑和这次又搞回来多少东西?
大臣们心思各异,之前郑和出海,得来的那些东西都进了皇室的私库,若是以后大航海还是如此,那他们可不干。
随着郑和的车驾缓缓驶来,他终于看到了熟悉的皇宫、以及那个身穿龙袍站在C位的男人...
崇祯年间
在朱由检派来的人赶来前,洪承畴自尽了,留下给皇帝亲启的一份书信。
同时,他还给父母和弟弟洪承畯留了书信,请弟弟照顾好母亲。
他知道这次自己若是造反,他们一家会被挂在耻辱桩上。
历史上己当了贰臣,这辈子他不想了。
看在自己己死的份上,不牵连他人。
洪夫人伤心之余,本想随丈夫一块去,但看着年幼的一双儿女,却不忍心丢下他们。
秦良玉和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也很意外,原本还以为有一场恶战,所以她们都带齐了兵马,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会选择这种方式。
马祥麟有些可惜的开口,“娘,这下该怎么办?”
秦良玉冷静的思考着,“这样吧,先给陛下送信去,这事你亲自跑一趟,我留下来守着,洪承畴死了,就怕有野心勃勃的人借机生事。”
......
而在泉州的老家,洪承畯这些日子在招呼大夫给父母看病,两老年纪大了,被儿子的事情气得不轻。
同时洪承畯在征得父母同意后,也对外宣称和洪承畴断绝关系,洪氏一族也抓紧时间,将洪承畴这一脉逐了出去,就怕再慢点,全族都不保了。
康熙年间
十西阿哥胤禵从东瀛回来,原以为朝堂上会闹得不可开交,结果却得知老二、老三远走欧洲,老八、老九、老十也去了美洲。
不敢相信这一切的胤禵,把自己关在府上好几天闭门不出,这个发展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
胤禛也不管这个弟弟作何感想,既然回来了,能给他帮忙分忧是好的,不然想闹就闹吧,他也没心情管了。
而在大不列颠的胤礽和胤祉,虽然当地卫生条件不太好,但长时间接触这些臭味,好像也习惯了。
现在他们的精力都放在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方面,虽然工业革命还没开始,但前面的预告也差不多了。
至于八阿哥胤禩他们,在海上差点迷失了方向,好在最后反应过来,一路上有惊无险的继续往北美洲去。
民国
大大小小的战斗不少,但经过系统提供的专业模拟训练,如今的战士早就不是当初的那番新兵模样。
战场上,虽然武器落后点,但战士们的水平比列强的军队都高了不止一点,这也大大提高了在战场上的生存率。
倭寇对此不可谓不惊讶,只是开了无数次会议 不管怎么研究讨论,都弄不清楚这些种花的士兵是如何变得极为专业的?
倭寇更是想方设法想要弄清楚提升战斗的办法,甚至派出间谍,但都是白费力气罢了。
当然有购买后世迷彩服的战士们,在丛林里的隐蔽性也提升不少,让倭寇都不止一次怀疑是不是九州的军队还有什么秘密基地,还亦或是有哪个国家暗中帮忙,它们更相信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