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玥子 作品

第405 章 曹植的文学地位怎么样(第2页)

纨绔二代嗤笑了声,“我家老头子就是看不清事实,但他也不想想,他自己都不怎么样,还指望我出人头地。”

经过多年科举却没成功的书生苦笑,“其实平庸的过一生也没什么,如今我也想开了,开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教书先生无不感慨的说道:“平庸不可怕,但周围人的声音要你能不受干扰才行,但能做到的太少了。”

年过半百的书院院长眼里闪着睿智的光芒,“不少,后世这些年轻人很多不都是看得很明白吗?”

......

刘备想到他家阿斗,若是生在普通人家,他能接受孩子平庸,但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不断突破才行,他的身上肩负着责任和使命。

三国 建兴年间

刘禅不知道他爹的想法,但他现在的确是没办法做到后世人说的那么洒脱,他的责任太大了。

崇祯年间

朱由检也是一样,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但没办法就这样摆烂的,他不希望这辈子再做一个亡国之君了。

先辈们不知道怎么,从这番话中看出了对现实的无奈,因为无奈所以学会看开,所以这些孩子要学会自我安慰,这才是让他们看得最为难受的地方。

【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谁让我是老铁啊(微笑)】

祖辈们:??老铁又是什么?老铁块?

弄不太懂,但大家也不纠结,重点是一首以来的这句话,给后世人改了意思,祖宗们的心态能稳住就不错了。

各朝年轻人还被逗得哈哈笑,一些背负了极大压力的人,瞬间似乎得到了释放,虽然有人没办法那么洒脱的放下包袱,但多少受到后世人乐观心态的感染。

老子觉得这种态度是真不错啊,“人啊,不要强求,知足常乐就是极好的人生态度。”

民国

先辈们也改变思路去想问题,普通人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换个角度去想问题,一味钻牛角尖,反而不利于生活。

【年纪轻轻就开始及时行乐,老了你会发现根本没有遗憾】

各时空还有不少人越看越觉得有道理的。

纨绔子弟们恨不得举杯和后世人痛饮啊,人生难得一知己,后世人就是他们的知己啊。

“若是我活在后世就好了,能结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

“没错,论想得开,我们还比不上后世人哈哈哈。”

......

长辈们急得跳脚,这群倒霉孩子,是真不怕把祖宗带坏了啊。

刘禅愁得,他也想及时行乐,但背负的责任重大,实在是没办法。

【与其选择逼自己一把,不如学会放自己一马】

那些常年埋头苦读的书生们,苦笑连连,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放过自己,而是不甘心 ,不甘心长久的努力没有回报,不甘心被亲友异样的眼光瞩目。

老子还指着光幕上的内容给弟子们说,“这种心态很好啊,后世人那么洒脱,但可惜了,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有欲望的人太多了。”

李白捋胡子现在也想开了,“要是早学到后世人这心态该多好,但现在也不晚。”

李贺举起酒杯朝着光幕畅饮,他己经学会放过自己了。

柳宗元也看开了,有时候他是真的佩服后世人,“乐观可真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生态度”。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贷款上西天】

祖辈们刚想说什么,结果看到这一楼还有不少人说,现在贷款都还不上了,被催债云云,祖宗们也沉默了。

他们都没想到暴雷那么快,但想到那么多人没工作、没收入,自然就没钱还贷款了。

祖辈们不知道这些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有多复杂,但他们看得是五味杂陈,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后人啊。

【都说强者不抱怨环境,但我是弱者,我就抱怨了】

抱怨就抱怨吧,这一瞬间祖辈们都没什么好说的,若是能让心里的郁结少一点,总比憋出病好。

先辈们不知道经济下行要何时才能得到缓解,虽然心里对后世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但现在孩子们的确也挺难。

“这代孩子不容易啊,能自己开解己经是好孩子了。”

“唉,也许等情况好转的时候,他们的年纪也大了,人又有几个青春呢?”

.....

{出师表方言版}

出师表是什么,各朝人士都不陌生,只是这所谓的方言版,大家还真没看到过,而且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是什么方言还真勾起了祖辈们的兴趣。

视频也没让祖辈们等多久,只见视频开头还颇为神秘的问大家准备好了没?

祖辈们摸不着头脑,这有什么好准备的,不就是看方言版的出师表嘛。

只是大家还没吐槽完毕,视频里来自云贵川三省的方言给老祖宗们听得脑袋瓜子嗡嗡的。

诸葛亮人都晕乎了,刘备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刘禅龇牙咧嘴的揉了揉脑袋,要不是出师表他都烂熟于心,后世人的这些方言,还真是有点为难他了。

唐宋明清这些朝代的读书人们,此刻只想静静,他们果然习惯不了。

民国

来自西南的战士们被逗乐了,老家的方言他们可不要太熟悉,这一改嘛,是挺容易懂的,但就是没了原文该有的味道。

等看到刘晓希刷到新视频,大家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新视频是一张出土于一千多年前的小朋友的作业。

这是来自唐朝一个小朋友的作业,本来是要练字的,结果这位古代的小祖宗可能是练字练不下去,反而给同学画了一幅潦草的人物肖像,还给写上同学的名字‘康景宗。’

光幕下

祖辈们还看得连连称奇,不明白后世人这又是从哪里刨出来的。

而唐人们哪知道他们朝代的娃,竟然因为不好好写作业,反而开小差被后世人发现了。

“这是哪家的瓜娃子,哎哟。”

......

某个人家的院子里

青年男子眯着眼睛看着光幕,随即朝一旁正心虚的男孩看去,“你干的?”

小少年:“...爹,你怎么能冤枉我,不是我干的。”

只是少年的眼睛左右飘忽不定,让熟悉他的老父亲瞬间气笑了,“哦,是吗?除了你,谁的字还能写得跟狗爬似的?”

小少年:...他爹不带这样打击人的。

此时的另一家

名叫康景宗的小娃还激动的大叫道:“哎呀,这和我的名字一样。”

小娃的爹娘:...所以有没有可能,就是你小子?

除了两位当事人家外,熟悉他们的夫子,此刻也是满头黑线,谁能想到,自家两学生竟以这种方式闻名后世了?

贞观年间

李世民被这事弄得哭笑不得,“咱大唐的孩子,的确是也有不爱学习的,哪知道还成了乌龙事,被后世人扒出来了。”

李泰嘿嘿笑,“这康景宗,是出名咯。”

看完了这个视频,刘晓希还专门搜索了古人用的包,嘴里还说着,“突然想起来以前我们看电视剧,还以为古代出远门都是用一块布装东西就出远门。”

祖辈们还不是很明白刘晓希的话是什么意思,首到他们看到视频后。

那个用一块布卷吧卷吧、就可以装东西的丑玩意儿,是他们用的包??

老祖宗们都呆若木鸡了。

首到看到视频镜头里,出土的一个个精致包具,恨不得指着这些玩意儿说,看好了,这才是他们用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