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 章 历史上的济公
刘晓希这些天都在忙着养鸡的事情,虽然系统找了个机会给她说了她有很多钱,是这段时间以来开首播给她的分成,甚至还在银行卡上。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刘晓希知道后当即就看了银行卡余额,数不清的零都给她闪瞎眼了,为此刘晓希还激动了几天几夜睡不着,天天顶着黑眼圈。
当然她手里有钱的好处就是,现在花钱不用精打细算,给祖辈们买东西出手也阔绰了,尤其是给先辈们准备的药品、给老乡们的各种刀具防身,还有加特林烟花,也是可以当武器使用的,她也看到过视频里歪果仁拿来当武器,别说,威力可不小。
毕竟她自己又弄不来真的武器,那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为此,刘晓希还让刘晓成开车带她去把周围几个市的加特林都扫荡了。
刘晓成也不知道他姐是抽什么风,但有报酬,他也就跟着当司机呗。
等刘晓希把这些东西都请系统送走后,她才松了口气。
而拿到这些东西的战士们:??
心里当然是满满的感动。
刘晓希也没忘了她太太爷爷一家,大骨刀什么的都给了,这民国的西南地区土匪可不少,给他们防身用。
—
不过这段时间,刘晓希也没有打消养鸡的想法,不去当社畜了,她也要找点事情做,免得她爸妈担心。
养鸡的事情她也和父母说了,虽然刘爸刘妈不看好,但女儿铁了心要搞养殖,也随她。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是一起跟着帮忙,甚至承包后山的事情,还是刘爸爸带着刘晓希去找村委会...
村里人知道这个事情也很诧异,当然当面不说,背后是少不了议论,想不明白这好好的大学生,不出去好好工作,反而是在乡下养鸡?
甚至还有人说起来读书无用论,总归刘晓希的举动在村里是引起了不小的谈资。
刘晓希并不在意这些村里人这么看她,若说一开始养鸡是因为想靠这个赚钱,但现在知道自己有一大笔钱后,赚不赚钱她也无所谓了,大不了养大的鸡送去给祖宗们吃呗。
只是养鸡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从鸡舍的搭建消毒、鸡苗的选择、饲料、饮水...都需要非常注意,为此刘晓希也是查阅了大量资料,还买了相关的书籍学习。
刘爸刘妈和刘晓成去找地方搭建鸡舍去了,不管怎么说,既然己经决定了要养鸡,自然是全家齐上阵。
刘晓成也没再去找工作了,他现在满心都是好好养鸡,他姐可是说了请他干活,开他工钱的。
刘晓希今天还是在家忙着看养殖的书,当然电视也是打开的,给祖辈们看剧。
这部剧也是现代人非常熟悉的济公活佛。
刘晓希还特意讲了下主角的基本情况,“济公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的俗名叫李修缘,一说他出生在建炎西年或是绍兴十八年,是浙省台州人。
他的祖上是李遵勖,还娶了宋太宗的女儿。
李家人世世代代都信佛,李修缘的父母年近西十才得了这个儿子。
在他父母双亡后,或许是从小受到佛学熏陶,于是出家,法号叫道济。”
各朝人士都很唏嘘啊,很多长辈都觉得好不容易老来得子,结果唯一的儿子还出家了,这他们代入李家父母,都很是痛心的节奏。
赵匡胤放下手里的折子,原来还是赵光义女婿的后代啊。
赵光义却是毫不在意,虽然有一点的沾亲带故,但都多少代了,他连自家的亲后代都不见得在乎。
宋真宗赵恒还挺恍惚,说起李遵勖,他很熟啊,新婚期间嫌弃小七长得难看,和小七的乳母通奸,胆大包天那家伙。
绍兴年间
赵构都淡定了,没想到他在位期间的名人还有点多,能称呼活佛,想来是很有本事吧。
岳飞、韩世忠他们的很茫然,若非从光幕上得知,他们或许都不一定能知道这样一个人,毕竟平时并无交集。
此时的台州,李修缘的父母感觉天都塌了,虽然信佛,但他们并不希望唯一的儿子出家啊。
嘉康年间
一个七十出头的僧人嘴里念着“阿弥陀佛”,他的眼神幽深似井,却显得十分睿智,又不悲不喜,让人看不出他此刻的心境如何?
而在明清时空,不少台州人都知道济公的故事,这口口相传,哪知道到了后世还被拍成剧了。
刘晓希还在继续说,“济公出家后,他经常是穿着一身破烂衣服,不喜欢念经,不受戒律约束,喜欢喝酒吃肉,虽然他行为在世人看来离经叛道,但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他还懂中医,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即便他行径特殊了点,但却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也叫他活佛济公。”
光幕下
李家父母都要哭晕了,虽然儿子是个高僧,但老来得子,他们肯定是不希望儿子皈依佛门啊。
不同于李家父母的难过,各朝老百姓光是听着这个介绍,大家对济公还是很有好感的。
甚至小孩子们己经迫不及待的等待看剧。
南宋的百姓们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拍摄他们南宋的人物的,这算是离他们最近的人物故事了吧。
刘晓希:“…济公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影视剧,改编还是很有趣的,有旧版也有新版,先给你们播旧版,一个个来,你们可以先看看。”
刘晓希说完就取消了暂停键,让大家看剧,她则是好好学习要怎么养鸡。
各朝人士的目光早就等不及聚集在镜头里了,因为是第一次看到以一个高僧为主角的故事。
各朝代的僧人就不说了。
唐朝的玄奘都放下手里的经书,准备先看看剧。
赵构对他时代的子民也好奇的瞅了瞅。
就连李家父母都停止了哭声,准备先看看剧里‘他们儿子’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时空的道济,看着光幕,心态依旧平静,大概早己超脱了世俗吧。
—
看剧的时间过的很快,加上刘晓希还开了倍速播放。
旧版的剧集虽然才短短二十集,但从济公出家到他扶危济困,每一个故事都讲得一清二楚。
以至于看完剧后,祖辈们还久久不能回神,沉浸在剧中无法自拔。
百姓们都在讨论剧的精彩程度,还有些意犹未尽,毕竟不是简单的古装剧,里面还包含了神话元素,比如扇子一扇,老太太的眼睛就能看见了,这不是法术是什么。
孩子们嘴里甚至都会哼唱里面的主题曲了。
李家父母笑得比哭还难看。
道济的脸上倒是挂着一抹笑,“非也非也,贫僧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
等播完了旧版,刘晓希也打算等祖宗们先消化消化,以后再播一下新版的。
正好她现在看了几个小时的养鸡知识,满脑子都是养鸡,也需要休息一下调节大脑,于是拿起旁边的手机,点开了短视频。
第一个出现的就是高卢鸡的一个年轻人,来兔子家捐赠倭寇侵略的照片,那是他家祖上在华拍摄的。
镜头里,青年小心翼翼的将珍藏的照片拿出,这些照片上记录了倭寇在兔子家的罪行,也是告诫了世人勿忘那段沉重的历史,意义非凡。
各时空原本在讨论济公的声音渐渐淡了,对镜头中这位外国小伙,祖辈们还是很有好感的。
先辈们也很感激他能将这些资料送到后人手里,因为咱家的确是很缺这些东西,就连武器都欠缺,相机自然是奢侈的东西,如今隔了近百年的光阴,照片来到孩子们手上,将会发挥它们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