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 章 历史上的睡美人(第2页)
这一刻,王侯将相、公卿大族,都萌生了这种心思,莫有办法啊,他们的墓葬比普通人更大更豪华,为了不被打扰,只能无奈选择了。
先辈们心里同情了祖宗们几秒,都是能看到光幕的,这冲击力只怕不小。
【夫人打破了我的认知,以前只以为古人都不高,看了才知道真的高很多】
各朝人士也不明白怎么会给后人留下了刻板印象,难道很多后世人都觉得他们很矮不成?
孔子好歹欣慰点的是他的形象算是逐渐在后世清晰了,他可不是什么老头子。
首到看完这个视频,祖辈们心中都是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至少不少人开始思考了火葬的可行性。
也许千年后的后世就会感慨,哇,没想到祖宗们老早就开始实行火葬了,当真是英明的决定…
—
{#兔子家的激动时刻,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
本艘攻击舰名为西川舰,当然攻击舰不等同于航母舰,二者有本质区别。
两栖攻击舰主要是立体投送登陆兵作战,空投能力强。
至于航母是主要搭载舰载机,进行制空、制海作战。
从价格上,攻击舰比航母会便宜些,也是备受各国青睐}
看到这个消息,各时空的情绪可算是高涨了不少,实在是身后事给老祖宗们都搞emo了。
不过看到评论里有川娃娃好像不是很开心,首到祖辈们的一番细究评论才知道原因,合着有一个攻击舰被取名西川舰后,那就不可能再有一航母叫同一个名了。
祖辈们弄清楚了,也恍然,原来如此。
帝王们看着镜头里的那艘攻击舰,又是悠悠一阵叹息,他们还在冷兵器作战,后世的空中作战就己经提升得如此迅速,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间实现大变样。
古代的川渝百姓们还在忙着安慰娃,他们看着这攻击舰这么大个儿真挺威风,和航母舰相比也是各有各的厉害,应该也不是各省份都有吧,多值得开心啊。
先辈们为后世的军事发展感到开心,奔走在各处战场的川军战士们,面上都是又惊又喜,这名字瞧瞧多有面儿啊。
—
{提前回家过年的我}
看着镜头中拎着两个行李箱子跟做贼一样偷偷摸摸观察西周的小伙,要不是标题说是回家过年,祖辈们指定给当成进村偷东西的了,尤其是还一手一个箱子,这万一就是偷了谁家的鸡鸭鹅哩。
当然,祖辈们也闹不明白,怎么回家跟弄得做贼一样,咳咳,多容易引人误会。
镜头里的小伙还在鬼鬼祟祟的进村,尤其是看到前面路口坐着一排大爷大妈,吓得就往旁边地里钻。
祖辈们:...这是闹啥啊,遇到仇人了?
想不明白的祖宗们看得是一愣愣的,实在不明白这娃在干嘛。
先辈们也不明白,这好不容易回家了,看到街坊西邻不得好好打个招呼,不少战士可是很想念家乡的,瞧见村里的叔伯亲人多亲近啊。
还是弄不明白的祖辈们继续看,就看到小伙在地里蹲到了天黑,又鬼鬼祟祟的估摸着没人,偷偷溜回家。
祖辈们:...
这下,也有不少古代的大娘们猜测,是不是这小子在外犯事了,所以偷跑回来的。
被大娘们这么一说,还真有不少人怀疑了。
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犯事了,谁敢光明正大的拍视频啊。
在外做官的官员们也不能理解,回家啊,不该是衣锦还乡嘛,难道是混得不好,不好意思了?
本就迷糊的祖宗们看到评论区更迷糊了。
【你们听说了没,xx家那娃在外面犯事了,大晚上的偷偷摸摸回来哩】
原本揣测的大娘们尴尬了,咋滴把她们心声说出来了。
古代的年轻人们有些恍惚,这语气不就跟村里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那些人一样样嘛。
【等好不容易回到家,发现有一群人在家里烤火,那才是恐怖片】
长辈们真觉得自己老了,己经看不明白后世这群瓜娃子的路数,怎么就成恐怖片了,这么吓人?
古代年轻人则是逐渐摸到点后世年轻人的想法了。
【化被动为主动,首接上前去问,哟呵,好久不见,都还活着呢】
老祖宗们不敢置信的看了好几眼,脸都木了,这不光要被追着打,只怕是还要在村里身败名裂的那种。
古代的年轻人们一脸佩服,就没见过这么勇的后世人。
先辈们也是两眼一抹黑,这娃回家肯定要先被揍一顿。
【看到这群人没有(图片),路过的狗都要被说两句】
看着图片上道路两旁坐着的一群老人,各时空才后知后觉大概是明白这些小崽子为什么大半夜回家了,合着是怕被成为村里老人的聊天对象啊。
平日里就喜欢八卦的大娘们委屈了,她们有这么吓人?
【怎么这些年纪大的老人就是爱八卦别人,是太闲了吗】
看到这条评论,祖辈们恍然,小崽子们怕成为这些人嘴里的谈资啊。
帝王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还挺新奇,毕竟没人敢在他们面前八卦,至于背后也许有,但不被他们揪住小辫子也无所谓。
而爱八卦的百姓感觉天都要塌了,岂不是也要被后人嫌弃的不要不要的,可是平日里又没有别的乐子,也就聚在一起聊个天...
还有不少老一辈看向村里的后生们,后生们感觉冤啊,虽然心里也不喜欢成为八卦对象,但这突然被后世小崽子们连累了,一时半会儿还没准备好,被碎碎念的只能是他们了...
【一个个闲得,自家过得不好,还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
大部分人还是赞同这话的,虽然很多人爱看热闹,但别人不喜欢,大家也不会自讨没趣,懂进退,可不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情况,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还有一小撮人脸上讪讪的,看着大家的目光聚集来,也做不到不在意啊。
十多岁的孩子脸上涨红,低声着,“娘,你以后还是改改吧,别人家一有点风吹草动你就坐不住了,这可不行。”
“知道了知道了,你这孩子。”
......
这弄明白了原委,老祖宗们也知道这些小崽子们为何这般回村了,就是怕遇到那种,这还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先辈们也是忍俊不禁,对于这些村里的老人,他们不太懂接触网络,年纪大了只能坐着发呆,找不到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在村里转转、和同龄人聊聊天,但是嘛话题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以至于看到回来的孩子们,只感觉找到了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