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 章 李渊最喜欢的儿子(第2页)
秦王府上的李世民,表情也微微有些动容,嘴里也在低喃着,“后世人啊,你们想法那么多,可有什么办法,能够叫我们避免兄弟相争啊,亦或是我带人去征服世界可好?不留在长安了。”
贞观年间
李二凤想到政变前夕的场景还是没忍住落泪,这就是一场赌局,他们赌上了一切,最后万幸是赢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也想到了以前的日子,这是没有选择的,那是赢了才换来现在的一切,但若是输了,等待他们及家眷的,将是生命的代价。
{除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李渊的另一个儿子齐王李元吉,这家伙就是个搅屎棍。
他刚出生长得非常丑,结果被他妈窦皇后厌恶,不仅不抚养他,等李渊出门后还派人把他丢了。
一个侍女因为不忍心把他偷偷捡回来抚养,等李渊回来后告诉了他,这才没有叫李元吉夭折。
但是这个侍女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因为阻止李元吉胡作非为,结果被他处死。}
各时空都是一片批评声。
老百姓们虽然不知道这李元吉在其中又是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但这忘恩负义的样子,看得大家拳头都握紧了。
教书先生气得牙都咬紧了,“这就是个混账东西,对待救命恩人都如此,可见不是什么好的。” 书生嘴里也满是批判,“心胸狭隘,阴险至极,如此做派又如何和唐太宗比?”
......
隋 开皇年间
窦氏看着光幕又气又怒,别说是她亲儿子,即便还没见到这个儿子,再知道他这番行径,更是厌恶。
此时的李渊虽然没说话,但显然这个叫他丢面子、狠毒的儿子,也叫他不喜。
唐 武德年间
李家三兄弟反应不一。
李建成皱了皱眉,对于李元吉这个兄弟,他能力没有李世民强,所以即便知道他有些小心思,但威胁性不大,也就和他更处得来些。
李世民眼里闪过不喜,他对李建成的态度是复杂的,但对李元吉,可以说得上是厌恶。
作为被光幕点名的李元吉,又气又怒之下,书房里的摆件就遭殃了,花瓶碎片洒落一地不说,笔墨纸砚也乱成了团丢在地上。
贞观年间
李二凤面对这个虽然早就死了的弟弟,眼中的厌恶依旧明显,长孙皇后也知道这一点,一般也没人会提起,也就是后世人聊到了。
{回到正题,可以说,比起本就占据了长子优势的李建成,以及能力出色还拥有一帮人才的李世民,李元吉毫无优势可言。
除非有机会浑水摸鱼,这也是为何他不断鼓动李建成杀了李世民。
只要李世民死了,那李建成也会被李渊厌弃,他就是最后的赢家}
李建成脸色黑了青、青了白。
这个混账还老说为他着想,就是这样着想的?
李世民拳头都握紧了。
他就知道这家伙别有用心,偏偏兄长就是和他更亲近。
李元吉:...
他现在想死一死,一时间不知道先恼怒后世人骂他,还是先担心同时惹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渊抚着太阳穴,气得都快撅过去,“逆子、逆子,这几个逆子”。
百姓们看得时不时咋呼,这每一次看皇家的八卦,虽然各朝代都不同,但都能给他们看出一个新高度。
“皇位面前无手足啊,唉,说起来李建成的能力也不算太差的,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别说手足了,即便是亲爹亲儿子,那也没用。”
......
{最后的结果,在李渊的权力平衡下,最终玄武门之变终结了这一切。
为了自保,李世民和自己的功臣集团在玄武门发动了兵变。
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则是被尉迟恭所杀。
两个月后,李渊禅位给李世民。}
前面的朝代唏嘘不己。
至于唐朝的百姓们,自然是更希望李世民登基,后世都说李世民是明君,那大家自然也中意他,总比面对一个未知的李建成强。
唐 武德年间
李建成早有心理准备,如今亲眼看到自己的历史结局,心里还是难免失落心塞难受。
李世民对于自己的胜利早己知晓,但也高兴不起来,若有的得选择,他并不想看到兄弟相残。
李元吉心里恨毒了李世民和尉迟恭,他不相信李建成见到这一切还无动于衷。
皇宫中的李渊,本就倦态的脸上瞬间又老了好几岁,难道真是他做错了吗,是他造成了儿子们自相残杀?
贞观年间
李二凤闭了闭眼,午夜梦回他还是会想起这件事,以及高明的造反,这是自己开了个坏头,越想越难过了。
长孙皇后见丈夫如此,心里也不好受,“陛下,臣妾知道你的苦...”
等刘晓希点开评论区,多是讨伐李渊的。
【李世民太耀眼了,李建成抡起来也没办法比】
这话引起了不少人士的赞同,唐太宗李世民的能力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李建成张了张嘴,想反驳,但这是事实,就是因为心里忌惮弟弟,唉。
李世民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后世人这样夸他,他实在惭愧。
【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即便是有,但在权力面前也是一文不值】
各朝代的皇室,除了少数人在反驳外,大多数人都沉默。
朱允熥嗤笑了下,他这种更倒霉,现在依旧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在永乐时空的建庶人,若是可以,他根本不想投胎到皇家,还不会走的年纪就被幽禁到如今...
民间的百姓们这段时间以来,对这些皇室八卦了解到的不少,父杀子、子杀父的,兄弟之间、宗室之间相互残杀的也不少,所以是无比赞同这句话。
【太子可是高危职业,细数历史上这些能顺利继位的太子,少得可怜】
这当太子的心里都很慌,而越靠后的时候,一些无聊的人士还开始聊起了他们所知道的、能够顺利继位的皇太子都有哪些。
李建成这心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安慰到,这么多都没顺利继位,似乎也不差他一个。
【除了朱元璋以及少数只有独子的皇帝,其他皇帝哪个不玩权利平衡】
各朝人士一想也是,但想到明武宗就是独子,最后还绝嗣,这一看独子也不见得好。
朱元璋心里有些安慰,他都算是做得不错的,毕竟自己最中意大儿子。
朱标是打算学他爹,朱棣的几个儿子,造反谋逆的,他也没忘记。
朱祐樘现在就拉着自己的老儿子,急得心里上火,“你再不给我老老实实的,我就给你再多生几个兄弟姐妹。”
还是太子的朱厚照瞬间兴奋了,“真的吗,那你快去,我一个人太无聊了。”
朱祐樘:...
【感觉不是这样,李渊可是连把天下一分为二,建成世民各领一半都想过】
各时空也有不少反对声音,暂时的兄弟相争也许没有了,但以后呢,为了统一还是会继续掐架,结果都差不多嘛。
李建成嘛,他爹到底怎么想,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但各分一半,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世民同样觉得不可能,也就是他爹想当然了。
李元吉恨得牙痒痒,从小自己就不被喜爱,而李建成占着嫡长子的身份,李世民各方面又出色,所有人都想着他们俩,自己永远是被忽略的那个,他怎么不恨,早就黑化了。
【李世民功高盖主,和李建成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噎了下,后世人的意思是让他藏拙吗,可是他并不想这样,而且如今也晚了。
李建成同样很烦躁,若是李世民能去其他时空,那就能避免了,宋朝那么窝囊,正好适合他去。
【也就是李渊偷懒,要是他自己带兵打仗,也就不怕被夺权了】
李渊很心塞,又憋屈,合着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是吧,儿子们怪他,后世人也要骂他怪他。
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大一统的朝代,被逼下去的开国皇帝就他一个,难评啊。
杨坚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眼光了,不过李渊这家伙,生的儿子比他厉害倒是真的,就这点他是服气的。
......
窦氏擦了擦眼泪,说起来,如今断绝了称帝之路,她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武德年间
李建成几兄弟心里也都有想法,等待他们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