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税收2(第2页)

果然夏老头这话一出,就没有人说酸话了。

他们只看见了今年夏家不用缴税,却没看见这些年他们在夏有福身上的投资,更没看到夏有福日夜读书的辛苦。

这些人都不是傻的,稍微一琢磨就算明白了这笔账,也怕得罪夏家,忙打着哈哈说笑过去。

“嗐,三叔、三婶别介意,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大家就是羡慕你们家出了个秀才。”

“对对对,咱们村这都几十年没出过读书人了,这不是高兴嘛,一时说话没过脑子。”

“是啊,有福考上秀才对咱们村子来说是喜事,大家都跟着沾光了。”

夏老头他们也不是真心想要把事闹大了摆谱,见有人给台阶了,便顺势把话题给绕了过去。

众人又闲聊了几句其他话题,夏老太见没人再说这事了,又继续道:“对了,我们今天来还想问问大家,看你们家里有没有多余的余粮要卖的。

你们也知道我们家里人多,地里的粮食不够吃,就想趁着粮食刚下来便宜先买一些存着。

你们放心,价格的话我们就按照镇上的价格收。

我们省的跑去镇上买了,你们也不用跑去镇上卖了,大家都省事一举两得。”

村里人都知道夏家的情况,总共八亩地,还有三亩是刚开荒出来两年的下等地,粮食的收成确实不太好。

所以一听说夏家要在村里买粮食,立马就有人说自己家有余粮要卖。

税收之前一般人家都不会选择卖粮食的,就怕到时候交税的不够,还要另外掏钱买粮食。

所以大部分人家都是会等到税收之后,才会选择卖家里的余粮,或者是拿细粮换粗粮吃,之前夏家就是这么做的。

“成,那就等税收之后我们赶着牛车去你家里买。”

在场的人一听夏老太这么说,也有人跟着上前说自己家有粮食要卖。

反正卖给谁都是卖,价格都一样为何不直接在家里卖呢。

当然,选择卖粮食的也不是因为家里的粮食多,吃不完才卖的。

一般的农户卖粮都是因为想要把细粮换成粗粮吃,要不然还真不够一家人吃一年的。

夏老太答应了几户人家,说好了明天带人去家里买粮食。

众人又聊了几句,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人家都把粮食给拉到了村口的大槐树下面。

村长组织着众人挨家挨户的排好队,没过多久就看见了官差们赶了一大串牛车,往他们村口的方向来。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官差来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了和往年的不同。

从官差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们说话都很客气,甚至还有些讨好。

尤其是夏老头和沈大山去说明情况时,官差对他们两人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客气又讨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呢。

村里人看见的官差对夏家人和沈家人的态度转变,不由得都有些洋洋得意。

要知道往年官府派人来收税的时候,讨好的一直都是他们这些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