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秋风辞里的双面帝王:刘彻的热血与孤影(第2页)
卫子夫的椒房殿里,皇后正对着铜镜叹气。自从太子刘据长大,刘彻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次她听见皇帝在书房发火,说太子太过仁厚,不像自己。\"陛下又在批阅军报了?\"她轻声问前来送茶的宫女。宫女点点头:\"从昨夜到现在,连着看了八封西域的急报。\"卫子夫摸着鬓角的白发,想起初见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突然觉得这未央宫的红墙,比匈奴的戈壁还要冷。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是刘彻这辈子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守在长安的灵台,每日占卜星象。当卫青和霍去病两路大军传来捷报,封狼居胥的消息震动天下,他却在龙椅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太医说他操劳过度,可他笑着把药方扔到地上:\"只要匈奴单于的脑袋还没挂在长安城头,朕就死不了!\"
晚年的刘彻总爱去昆明池畔散步。看着池中操练的水军,他会想起楼船将军杨仆跨海征南越的壮举。可一转头,巫蛊之祸的阴影又爬上心头。太子刘据自杀的消息传来那天,他撕碎了所有的奏章,在甘泉宫里不吃不喝。白发苍苍的老皇帝抱着刘据儿时的虎头靴,哭得像个孩子:\"彻儿啊彻儿,你怎么就把儿子逼上绝路了呢?\"
《轮台罪己诏》颁布那天,长安城飘着细雨。刘彻颤巍巍地握着诏书,看着大臣们惊愕的表情,突然想起自己登基时的豪言壮语。那些开疆拓土的功绩,那些罢黜百家的魄力,此刻都抵不过诏书中\"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这几个字。他望着未央宫的飞檐,想起卫青、霍去病、司马迁,想起卫子夫和刘据,终于明白,这千秋功业背后,是多少人的鲜血和眼泪。
当秋风再次吹起,七十一岁的刘彻躺在五柞宫的龙榻上。他听见窗外传来孩童诵读《诗经》的声音,恍惚间又回到了少年时。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史书上褒贬不一的\"汉武大帝\",不知道那些热血与豪情,最终会化作《秋风辞》里的一声长叹:\"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烛火熄灭的那一刻,他仿佛看见霍去病骑着白马,在河西走廊的阳光下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