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腹 作品

第364章 三类学校

上完半天课。

林恩坐进等候的凯迪拉克后座,对司机雷恩说道:“去鲍勃·亨特先生的办公室。”

鲍勃·亨特,这位前消防总局副局长,如今已成功旋转进入华盛顿k街顶级游说公司在纽约的分支机构,担任合伙人。

他不仅是林恩在消防安全业务上的得力助手,更是林恩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迷宫中不可或缺的向导。

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自己的宏伟大计从未和任何人提起,鲍勃和自己合作十分愉快,也从自己身上赚了不少钱。

找他帮忙参考大学选择是最为合适的。

而且他也知晓自己并没有从政的心思,而是更想要通过实干来掌权,或者说...夺权。

鲍勃的办公室位于中城一栋低调但奢华的写字楼内,视野开阔,俯瞰着繁忙的曼哈顿街景。

林恩推门而入时,鲍勃正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咖啡,若有所思。

“Link!演唱会太棒了!恭喜你,现在全纽约都在谈论你!”他转过身,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为林恩拉开一张椅子。

“你还是第一次来我办公室吧?坐。咖啡?还是威士忌?庆祝一下?”

“咖啡就好,谢谢。”林恩坐下,开门见山。

“鲍勃,柯林斯女士今天找我谈了大学申请的事。常青藤、茱莉亚、沃顿...选择不少。但我需要的是真正能帮我...‘走得更远’的地方。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他的目光锐利,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清醒和野心。

鲍勃的助理将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放在林恩面前,他本人也坐了下来,神情变得严肃而专业:

“我明白。对你来说,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跳板。一个能让你更快、更深入地融入核心权力结构的跳板。”

“在如今的米国,能提供这种政治资本的主要有三类学校:

1,总统摇篮:哈佛、耶鲁。出过最多的美国总统,代表‘全球名望’与‘传统权力合法性’。

但路径迂回——通常需要先成为杰出学者或律师,再逐步攀登。对于你这种需要快速切入权力肌理的人来说,效率偏低。”

2,政经精英圈:普林斯顿(经济政策)、乔治城(外交)。

普林斯顿偏学术理论,远离华尔街和联合国的实操中心,适合思想家而非实干家。

乔治城国际关系顶尖,靠近dC,但本科综合资源弱于常青藤,且会割裂你的音乐根基。

更重要的是,想真正掌权,需要先构建州/地方及商业网络,而非直接扑向联邦。”

3,地方权力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纽约本地资源)。这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林恩端起咖啡,轻轻吹了口气,眼神专注:“哥大?详细说说。”

亨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恩的敏锐让他省去了许多铺垫:“理由很充分,Link:

1,地理即权力:纽约具有不可替代性。这里是全球权力枢纽——华尔街(金融)、时代华纳、纽约时报(传媒)、百老汇、大厂牌(艺术)、联合国总部(外交)的核心都在这里。在哥大读书,等于浸泡在这个权力生态系统中。”

亨特手指敲击着桌面。

“想想你的根基:音乐产业、实业公司、人脉、你的基金会全在纽约。选择哥大,你可以无缝维系并深化这些关系,避免去哈佛、耶鲁那种‘象牙塔’所需的异地重建成本。

课堂外,你可以随时接触华尔街投行、传媒大亨、驻联合国使节,参与真实的政策辩论和全球化浪潮,这是波士顿或纽黑文无法比拟的。”

林恩点点头,接口道:“也就是说,哥大能提供最直接的‘实操平台’,让我在课堂之外就能开始编织权力网络。”

“exactly!”亨特赞赏道,“第二点,哥大学术资源的定向赋能:

政治学/国际关系(sipA学院):顶尖教授是白宫、国务院的实际顾问。你能系统学习权力运作规则、地缘政治,并通过课题研究接触决策层。

经济学/金融学:毗邻华尔街的资源独一无二。理解资本是掌握美国的核心钥匙。你可以修读相关课程,结识未来的金融寡头,理解财富如何转化为政治影响力。

法学院:美国权力精英的核心圈由律师构成。哥大法学院是全美顶级。即使本科期间,你也能接触资源、参与模拟法庭(法官常是实权人物),为未来可能的jd(法律博士)铺路。”

还有东亚研究所:”

亨特意味深长地看着林恩。

“这完美契合你的...背景(他指的是林恩的华国血统)。研究华国政策、华美关系的顶级机构。掌握这些知识,能让你在未来成为政商界依仗的稀缺‘华国问题专家’,这是你的独特优势。”

林恩眼中精光一闪:“东亚研究所...这确实是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能深化我的认知,更能塑造一个极具价值的身份标签。”

亨特继续分析:“第三点,人脉网络的‘质变’与‘掌控力’.

“哥大培养的是‘纽约战士’——华尔街banker、律所合伙人、政客幕僚。他们更具行动力和野心,与你‘实干掌权’的路径高度契合。而且,”

亨特笑了笑,“你的巨星身份和惊人财富,在纽约圈层里就是‘硬通货’。你能轻松突破社交壁垒,从‘学生’变成被哥大精英校友视为有价值的合作者或潜在盟友。

哥大在纽约政商界的根系更深,校友网络遍布市长办公室、州政府、本地财团。掌握纽约是第一步,哥大提供了最直接的通道。”

林恩若有所思:“纽约是根基,哥大是放大器。我的身份在这里不是障碍,反而是加速器。”

“没错!”亨特点头,“第四点,与‘政治权力’的直接对接:哥大所在的morningside heights毗邻哈林区和拉美裔社区。你可以借此将影响力,扩展为更广泛的政治基本盘积累,实践地方政治运作。

作为联合国官方合作院校,哥大提供大量实习、会议、外交官交流机会。这是通往国际权力的捷径。”

“你轻松承诺的‘图书馆音乐文献翼’、‘录音棚设备升级’,在哥大能直接撬动校董会和管理层的高层人脉。这远超普通教授的影响力,能让你迅速成为校园内的‘实权玩家’。”

林恩轻笑一声:“看来我的支票簿,在哥大能发挥最大效用。”

“没错,而且在庞大、多元的纽约和哥大校园,‘Link’的身份既是光环,也可选择隐藏。你更容易找到‘同类’——野心家、边缘天才,或者进行更隐秘的布局。不像在那些紧密监视的传统精英小圈子里。”

林恩此刻内心思考的是最关键、也是最契合自己‘灵魂’的生存法则:

哥大没有哈佛/耶鲁的象牙塔氛围。纽约的‘残酷’更能时刻磨砺、提醒自己权力之路的本质——交易、野心、现实。

这更符合......一个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适应性的头脑。

林恩放下咖啡杯,目光直视鲍勃:“所以,你的结论是?”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哥伦比亚大学是你最精准的战略跳板。

它能最大化利用你在纽约的现有资本(音乐、财富、人脉);

让你精准学习未来权力核心技能(政治、经济、法律);

帮你融入并操弄纽约的顶级人脉网络(金融+传媒+政治+外交);

让你在实践中淬炼权力直觉,为从纽约辐射全美乃至国际舞台,打下不可撼动的基石!”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林恩的目光投向窗外,俯瞰着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丛林。

鲍勃的分析,与他内心深处的蓝图不谋而合,绝不仅仅是因为詹妮弗康纳利也在这所学校就读。

哥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踏入权力场域、开始真正布局的起点。

“鲍勃,帮我联系哥大招生办公室。另外,让福勒准备一份关于捐赠图书馆音乐文献翼和升级艺术学院录音棚设备的初步意向书。”

鲍勃·亨特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明智的选择,Link。我立刻去办。对了,你的授勋可能快了,伊拉克那边的地面攻势...战争很快就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