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儿 作品

第371章 即将落下帷幕(上)

印度的国防部以一种异常高调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布了这款代号为“辉光”的全新空天战机。他们的发言人,在面向全球媒体的发布会上,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自信,毫不讳言地表示,这款集成了多国技术合作成果的战机,其性能要优于北边那个正在迅速崛起、拥有完整空天作战体系的东方大国所装备的同类战机。

然而,当现场的记者们,这些嗅觉敏锐的新闻从业者,带着职业性的追问,询问道“辉光”战机的具体性能参数、关键技术指标、以及与现有空天战机的对比数据时,印度国防部的发言人却如同突然被掐住了嗓子,原本流利的语调变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显然无法或不愿透露任何实质性的细节,这种反差,反而激起了外界更多的猜测与质疑。

无论其具体性能是否如印度国防部所宣称的那般优越,其核心技术是否完全自主可控,至少从成功完成试飞这一事实来看,由亲外星势力主导、多国合作研发的“辉光”空天战机,都算是取得了比较重要的阶段性成功。

而且,由于“辉光”战机的研发与建造模式采取了多国合作、技术共享的方式,因此,除了印度本土的航空工业部门具有生产许可以外,参与研发的土耳其、澳大利亚与新加坡等几个合作国家也都拥有自主生产权或组装权。

这意味着,一旦“辉光”战机进入量产阶段,能够将自身军事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到地球大气层之外、拥有一定太空投送能力的国家,便又多了几个。这些国家,虽然在军事力量上无法与传统大国匹敌,但其在太空领域拥有的新能力,无疑将为亲外星势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和影响力扩张,提供新的支撑点和战略筹码。

时间如同无情的河流,在人类内部的纷争与对未知威胁的等待中悄然流逝。转眼之间,日历翻到了八月。距离“鸾鸟”号太空战舰,在冰冷的近地轨道上,与那艘来犯的“九头蛇”驱逐舰进行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正面交手,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这三个月,对于“学院”和那些反抗“九头蛇”的势力而言,是紧张而漫长的等待。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九头蛇”的舰队,那四艘静默地悬停在近地轨道的驱逐舰,在这期间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动作,它们没有对天宫站发动后续袭击,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向月球转移部署的动向,仿佛之前的冲突从未发生,或者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这种诡异的平静,持续了数月之久。最终,“学院”的高层领导,在经过反复评估和权衡后,才逐渐相信,至少在短期内,来自“九头蛇”舰队的直接军事威胁算是告一段落了。笼罩在天宫站和地球上空持续了数月之久的高度警戒状态,终于可以有所放松,紧绷的神经可以暂时松弛下来。

然而,正是就在学院的全部注意力都因为“九头蛇”舰队的平静,而从太空领域稍作转移,重新聚焦于地球内部的复杂局势时,潜藏在人类社会各层面的亲外星势力却在不间断地、以各种更为隐蔽、更具渗透性的方式,向外传播着他们的思想与声音。

他们利用媒体、网络、甚至人际关系,宣扬“九头蛇”的不可战胜,鼓吹“服从”与“共存”的必要性,试图在民众中制造悲观情绪,瓦解反抗意志。

包括秦风在内的,学院少数几位了解内情的高级理事,自然很清楚其中的门道与危险。当他第一次得知上海分部生物学团队,成功发掘出了“九头蛇”实体分泌的“费络细胞”背后,那个令人恐惧的原理与作用——一种能够影响生物体精神、扭曲其欲望与忠诚的“适应性精神控制剂”——之后,秦风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样的一天。

这并非巧合,而是必然。推动那些消极反抗、积极拥抱“九头蛇”奴役的可怕思想,那些非理性的崇拜与顺从,怎么可能没有“费络细胞”这种生物学“武器”的助力?它才是这一切思想渗透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