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后路前路(第2页)
“我们需要量产这种‘方舟蛋白’。”她立刻制定了研发计划,“用基因编辑技术让蓝星的农作物具备合成方舟蛋白的能力,这样既能通过食物链让人类获得基础防护,又能用于制造单兵防御装备。”
墨骏辰则提出了更激进的方案:“既然幻境光膜能识别基因特征,我们为什么不把蓝星人类的基因图谱作为‘安全密钥’写入防御系统?这样一来,虫族的生物武器在进入防御范围时就会自动失效。”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整个科研团队都兴奋起来。当他们将蓝星人类的基因密钥导入水蓝星的幻境系统时,奇迹发生了——原本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的光膜突然变得稳定,甚至能自主吸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作为能源。监测数据显示,光膜的防御强度提升了 400%,而能量消耗却降低了 60%。
“这说明蓝星人类的基因与水蓝星的防御系统存在某种天然的共鸣。”叶挽秦看着能量曲线图,突然想起在哀牢山发现的那块刻有“星之子”字样的石碑,“也许水蓝星的先民们在创造蓝星时,就已经为未来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就在双星计划顺利推进之际,蓝星的深海探测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发现了异常的能量反应。当探测器下潜到 米时,镜头捕捉到一片由黑色晶体构成的海底建筑群,其结构与水蓝星南极的地下空间如出一辙。更令人震惊的是,建筑群中央矗立着一座百米高的基因塔,塔身上流动的符文正在向地心发射着某种频率的声波。
“地核……”墨骏辰立刻联想到蓝星与水蓝星的地核共振现象,“难道蓝星的地核也是被刻意改造过的?”他将深海建筑群的坐标与蓝星古文明遗迹的分布叠加,发现这些地点正好构成一个巨大的星图,指向水蓝星所在的星域。
叶挽秦的实验室此时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她从马里亚纳海沟的黑色晶体中提取出一种特殊的量子酶,这种酶能激活“方舟基因”的深层潜能。当她将量子酶注入实验体后,原本只能修复损伤的基因竟然展现出了能量操控的特性——实验鼠的爪尖能凝聚出微弱的能量场,虽然只有几毫瓦,却足以证明基因中隐藏的能量操控潜力。
“这可能就是水蓝星先民们对抗虫族的真正力量。”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不是单纯的科技武器,而是将基因潜能与能量场结合的‘生物科技’。”
她想起大华传说中的“炼气士”,那些能沟通天地灵气的古老修行者,或许正是“方舟基因”的早期激活者。
墨骏辰立刻下令组建深海科考队,同时加速推进“基因战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