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9章 抱薪救火论

山坡羊

雪夜送炭本佳话,偏将火星暗中藏。

待得烈焰冲天起,方卖甘霖论斗量。

雪夜的善人

汴梁城西的“隆昌钱庄”,檐角铜铃总在朔风中呜咽如泣。掌柜吴天佑每逢腊月必开粥棚,热气蒸腾间,他的狐裘上凝着霜花,手里却攥着本浸了油渍的账册。这年除夕,木匠铺陈二狗家走了水,三间瓦房烧成焦土。吴天佑踏雪而来,当众撕了陈二狗的借据:“这五十两银子,当是吴某给乡亲们的新年礼!”

人群爆出喝彩,却没人注意他袖中滑落的火折子——昨夜巡更的老汉瞧见,吴天佑的心腹在陈家的柴垛旁转悠过。

火星入柴

开春后,城南接连起火。绸缎庄周老板跪在焦黑的梁柱前,吴天佑的马车恰巧经过:“周兄莫愁,吴某这有利钱三分的善贷……”

茶楼的说书人摇着折扇:“列位可知?这是荧惑星降灾,专烧为富不仁的!”柜台后,钱庄账房正在修改账本——那些“善贷”的契约,背面用明矾水写着:“逾期一日,田产抵债”。

最妙的是城隍庙的庙祝,他指着香炉里的灰烬高呼:“吴善人捐的香火钱,化成了避火符!”香客们抢购“避火符”时,没人发现符纸的朱砂掺了磷粉,遇潮自燃。

火中取栗

端阳节那夜,半条朱雀街葬身火海。吴天佑立在焦土上,对瘫坐的商户们叹息:“吴某愿放贷重修铺面,只是这抵押……得加上祖坟山地。”

棺材铺孙老板红着眼签字画押,他不知自家新进的柏木棺材,早被钱庄的人抹了松脂。更不知吴天佑与瓦匠帮的协议:凡用钱庄银子重建的房屋,砖缝里必须掺芦苇絮。

甘霖价高

三年间,汴梁城烧了七回。吴天佑的“善贷”利滚利,吞下城西半数地契。他请高僧在火场旧址办法事,经文声里,账房先生正给哭灵的孤儿发糖:“吃吧,甜了嘴,莫记仇。”

某日暴雨,雷火劈中吴家祠堂。百姓拎着水桶围观,却见吴天佑张开双臂:“此乃天火,凡人岂能扑救?”转身对师爷低语:“去请山西的煤商——祠堂地底的煤层,该见见天日了。”

灰烬轮回

寒食节,吴天佑暴毙祠堂废墟。仵作验出肠穿肚烂——他常年服用的“避火金丹”,实为丹砂混合炭灰所制。出殡那日,送葬队伍经过焦黑的朱雀街,忽有野童掷来火把,纸扎的马车轰然焚起,灰蝶漫天中露出地契的一角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