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淮南鸡犬皆升天 刘安炼丹成笑谈——观从众心理的预期虹吸
丹炉火熄青烟散,
鸡犬凌霄成妄谈。
世人皆道神仙好,
谁见枯骨葬南山?
八公山下的升天闹剧
淮南王刘安炼丹十年,忽一日召门客宣称:“仙丹将成,鸡犬食之亦可升天!”八公山下,百姓云集。丹炉开启时,群犬争食药渣,雏鸡啄丹砂,片刻竟抽搐暴毙。刘安却指天高呼:“此乃蜕凡胎、换仙骨之兆!”遂闭门不出,三日后府中空无一人,唯见院墙留鹤爪印数行。
这出荒诞剧能流传千年,正因击中人性的软肋——对“捷径成仙”的集体幻想。正如《汉书》讥讽:“淮南好术,卒罹大祸”,刘安深谙从众心理的魔力:只要制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预期,自有愚众将谎言补全为神话。
群体预期的炼金术
从众心理的虹吸效应,暗藏三重炼金法则:
其一,权威加持。刘安贵为皇叔,他的丹炉便是“官方认证”的登仙梯;
其二,利益诱惑。门客放风“丹砂可点铁成金”,贪者自会传播“仙迹”;
其三,恐惧驱动。宣称“末日将至,唯服丹者可免”,惧者便成义务宣传员。
唐代服丹风潮更甚。韩愈《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载:工部尚书归登服水银,“唾血十载以死”。临死前仍嘱子侄:“此丹未成,若得火候,必列仙班!”这执念恰似赌徒心理——越输越信下一局能翻盘,群体癫狂中,理性早被丹炉焚尽。
史海群氓的狂欢
楚灵王好细腰,国中少女竞相束腰。有贫女无帛,以藤条勒腹,竟活活饿毙。葬礼上,巫祝却颂:“此女腰细如柳,必登仙籍!”顷刻间,满城藤条售罄。《战国策》叹:“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却未道破这饿殍遍野的惨剧,恰是上行下效的预期瘟疫。
北宋丁谓献“祥瑞”,称汴京郊野忽生灵芝。真宗大悦,率百官往观。百姓蜂拥而至,竟将麦苗踏作“仙草”形状。这“人造祥瑞”的闹剧,暴露从众心理的可塑性——当权者抛饵,自有“聪明人”帮着编织罗网。
市井狂潮的推手
临安城胭脂铺,掌柜见贵妇云集,突然闭门挂出“西域龙涎香售罄”牌。三日后重开,宣称“千辛万苦补得十盒”。顷刻间,贵妇们打破头争抢,却不知所谓“龙涎香”实为蜂蜡混茉莉粉。这“饥饿营销”的古法,早在《清明上河图》中便有端倪——漕运码头总有“最后三船”的吆喝,引得商贾竞相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