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心如秤砣 何物压两端——解「预期操控」之本源道法
《水龙吟·预期刍狗》人心似海难量度,多少风云吞吐。
商君立木,庄生鼓缶,皆成戏谱。
逆鳞潜喉,空城抚剑,尽藏机弩。
叹世路行来,牵丝傀儡,总难避、机关处。
莫道虚虚实虚,古今来、谁逃棋局?
韩非说难,孔明借箭,无非术数。
老子青牛,函关紫气,早勘迷雾。
任千般算计,不如归去,种东篱菊。
人心似海量难平,
欲借东风需看星。
张弛有道藏机变,
方寸之间见雷霆。
墨翟守城:虚与实的预期博弈
春秋末年,楚王欲伐宋,命巧匠公输般造云梯百架,誓要踏平宋国城墙。墨家巨子墨翟闻讯,赤脚奔袭十日十夜,赶至郢都面见楚王。殿前,他解下腰间草绳为城,削木为牒作械,与公输般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推演。
公输般九变攻城之术,墨翟九拒守城之策。待公输般技穷,墨翟从容一笑:“臣知公输先生尚有最后一招未出。”楚王急问何计,墨翟指向殿外卫士:“若此时杀我,宋城仍可破。”楚王愕然,墨翟却抚掌道:“然我三百弟子已持守城械具登宋墙,日夜轮值以待。”
这一局棋,墨翟胜在何处?不在木牒草绳的机巧,而在对人心的精准拿捏。他早算准楚王“恃强凌弱”的预期,先以技艺震慑,再以“宋城有备”重塑其认知。正如《鬼谷子》所言:“谋之于阴,成之于阳”,真正的杀招并非兵器,而是楚王心中悄然崩塌的必胜信念。
商鞅徙木:信用预期的奠基术
渭水河畔,商鞅变法之初,曾立三丈巨木于南门,告示称:“徙木至北门者赏十金。”百姓围观窃笑,无人应征。商鞅提价至五十金,终有莽汉试扛,果得厚赏。这“徙木立信”的典故,实为构建集体预期的经典案例。市井老叟议论:“官府素来言而无信,此番莫非作戏?”但见那莽汉当真捧金归家,茶楼酒肆顿时炸锅。商鞅深谙人性弱点——人们对权威的天然怀疑。他故意设置“荒谬奖赏”,正是要打破固有认知,在民众心中植入“令出必行”的新预期。正如《韩非子》所言:“小信成则大信立”,这五十金买来的不止是木头移位,更是变法大计的通行证。
范蠡献美:欲望预期的连环局
越国败于吴国,勾践为奴三年。范蠡献西施于吴宫前,曾有一番惊人举动:他让西施素衣蓬发,赤足行于越地闹市。百姓见之叹息:“如此村姑,焉能惑吴王?”待三月后,当盛装的西施乘香车过市,满城皆惊为天人。
这“先抑后扬”的把戏,正是预期操控的精妙注脚。范蠡深谙“预期落差”之道:先降低众人评判标准,再以颠覆性形象重塑认知。吴王夫差初见西施时,早被“越女粗陋”的传言预设预期,待见真容,惊悦之情倍增。此计暗合《孙子兵法》“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将欲望预期化作绕指柔,终使夫差沉溺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