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老朱的偏袒

朱允熥展开双臂。

七章七旒的玄色冕服披上身,尺寸分毫不差。

对面,朱允炆正费力地将脑袋塞进宽大的九章九旒冕冠。

弹幕瞬间刷爆:

“冕服对照组”七章合身vs九章晃荡!视觉暴击!(打赏金瓜子x100)

“嫡子归位”这才是常氏血脉该有的气度!(打赏金砖x10虚拟)

礼部左侍郎潘善应清了清嗓子:

“殿下请看,此乃迎候齐王仪注…”

朱允熥抬手,指尖点向舆图:

“敢问潘侍郎,此礼,是家礼,还是国礼?”

文华偏殿,阴冷如冰窖。

---

第一节:冕服加身,锋芒初露

文华殿偏殿,空旷而肃杀。初春的寒意并未被厚重的殿墙阻隔,反而在空旷中凝聚,渗入骨髓。没有阳光透入,只有几盏巨大的宫灯在殿角燃烧,投下摇曳昏黄的光,将殿中几人的身影拉得细长而扭曲。

朱允熥静静站立。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将一件崭新、散发着淡淡樟木和丝织品特有气味的冕服,披上他的肩头。玄色为底,庄重深沉。

七章纹饰——山、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以五彩丝线精心绣制,在幽暗光线下流转着内敛的华光。七道白玉珠串成的旒冕,垂落额前,轻轻晃动,发出细微而清脆的碰撞声。

这身郡王规制的冕服,竟与他挺拔如青松的身姿异常贴合,肩宽腰窄,衬得他虽面色犹带病后苍白,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不容轻侮的凛然气度。

“冕服觉醒!”七章七旒!这才是元妃嫡子的气象!(打赏锦囊x20)

“尺寸玄机”新制合身!工部谁督办的?暗藏站队啊!(打赏金瓜子x50)

“气场全开”病弱褪去,锋芒毕露!殿下准备好了!(打赏金砖x20虚拟)(朱允熥感受着冕服的重量:今日,我非棋子。)

与之形成刺眼对比的,是几步之外的朱允炆。他同样在侍弄冕服,但那身象征皇太孙(或更高?)规制的九章九旒冕服,却显得异常宽大。

尤其是那顶九旒冕冠,沉沉地压在他稍显单薄的肩膀上,冕板下缘几乎要盖住眉毛,几道玉旒纠缠在一起,内侍正手忙脚乱地整理。

朱允炆努力挺直背脊,试图撑起这过于沉重的象征,但那份刻意和勉强,在幽暗光线下无所遁形。

“九章之累”冕冠都戴不稳!德不配位!(打赏银叶子x30)

“旧服疑云”这尺寸不对!是旧衣?还是故意做大?(打赏金瓜子x40)

“允炆不适”看他那脖子,快被压断了!(打赏眼泪x99虚拟)(朱允熥目光扫过:这衣服,你穿不起。)

礼部左侍郎潘善应,身着绛红色四品官袍,站在殿中临时铺设的巨大舆图(礼仪动线图)旁,额角在幽冷的殿内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声音显得平稳权威:“两位殿下,时辰紧迫,下官便按陛下与太子殿下钦定之仪注,为殿下们详述三日后文华正殿迎候齐王殿下之礼仪规程,烦请二位殿下先行预演…”

他的目光在朱允熥那沉静如水的面容上飞快掠过,心头莫名一紧,赶紧指向舆图上文华殿丹墀下的两个标记点:“依制,太子殿下居中,面南迎候。二位殿下则侍立于太子殿下身后左右。允炆殿下身为…”他话未说完。

“敢问潘侍郎。”

一个平静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如同冰珠落玉盘,骤然响起,打断了潘善应的陈述。

朱允熥上前一步,玄色冕服的下摆纹丝不动。他并未看舆图,目光如炬,直直射向潘善应,伸出一根手指,精准地点在舆图上标示着整个文华殿区域的位置。

“此礼,”他的声音不高,却在空旷寂静的偏殿里激起清晰回响,“是家礼,还是国礼?”

“第一问!”来了!直指核心!(打赏金砖x5虚拟)

“定性之问”家礼可含糊,国礼无小事!潘侍郎接招!(打赏金瓜子x100)

“政治敏感度”允炆还在理旒珠,允熥已开大了!(打赏锦囊x10)

--

第二节:血统之诘与不公之问

潘善应猝不及防,被这单刀直入、直指根本的问题问得一窒!他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强自镇定,躬身回答:“回殿下,齐王殿下奉诏回京述职,于文华殿陛见天子,太子殿下率皇孙迎候…此乃,国礼也!家国一体,然礼不可废,当以国礼为重!”他试图用“家国一体”模糊,但“国礼”二字已无可回避。

“哦?国礼。”朱允熥微微颔首,仿佛只是确认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事实。他向前又踏了一小步,距离潘善应更近。冕旒的玉珠在他额前轻轻晃动,遮挡不住那双眸子里射出的、洞穿人心的锐利光芒。

“既是国礼,礼法森严,一丝不苟。”朱允熥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那么,敢问潘侍郎,依我大明礼法、依《皇明祖训》…”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潘善应的心头:

“我,朱允熥,是何人之子?生母何人?”

“第二问!诛心!”血统之问!逼你亲口认证!(打赏银叶子x100)

“致命暴击”潘善应汗流浃背了吧!(打赏金瓜子x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