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曾见我 作品

第363章 好一招暗度陈仓

收购永辉?痴人说梦。被吞并的企业几时有过善终?

最好的结果就是拿钱走人,所谓继续执掌企业都是笑话。

林祖辉轻啜一口茶,权当试探对方虚实。

“想收购恐怕不容易,永辉超市正在快速发展。”

“最多三五个月,正在筹备的200多家门店就能全部开业。”

“你肯定调查过,我们的流水都走银行,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霍建柠自然知道不便宜,真按年收益的10倍计算估值,不止不是小数目,还是天文数字。

不过谈价,自然要慢慢来。

“我当然调查过,永辉超市是从和辉贸易孵化过来的。”

“你确实是个天才,满打满算你前后投资在永辉超市的钱,不过5000万港币左右。”

“自己不开店,车也不买,做生鲜又不用压货。”

“就这点小小的投资,撬动这么大的市场,还能持续获得回报。”

“可是盖楼都要打地基,你没多少自己的东西。商海风高浪急,翻船不过瞬息之间。”

“要是连续亏损一年半载,加盟商还会死心塌地?”

林祖辉不为所动,哪桩生意没有风险?

“霍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我觉得,你说的不止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

“如果遇到经营性危机,就算全是公司的直营店,就能抗住风险了?”

“现在遇到危机,亏损的是承包商,解约就解约,有什么问题?”

“要是全是直营,亏损可是要自己扛的。”

“你说,是硬扛亏损坐等破产好。”

“还是合伙人解约,大家好聚好散。等危机过去,大家再合作好?”

霍建柠确实没想到,加盟还有这个益处。

转头就明白了,永辉超市与其说是一个超市项目,不如说是个供应商项目。

林祖辉只提供商品,门店虽然是他的人管理,但实际归属不在公司。

他的利润其实是在批发商品给加盟商,门店销售的利润,他原则上是不收的。

就算门店倒闭,亏的也不是他的钱。

包括运输的车辆也是这样,他雇佣货车,而不是自己组建车队。

就算明天永辉超市宣布结业。

只有对岸的工厂、几个转运中心,需要他负责。

念及此处,霍建柠眼底闪过一丝激赏。

这个方案确实比传统的连锁店模式强多了,风险完全分摊不说,投资也低。

不过今天是来谈收购的,百佳就算想抄袭这个模式,也得从长计议。

“孰好孰坏,还得等时间检验,我们慢慢看就是了。”

“我报个价,你考虑一下。”

“半年时间,之前投资不过5000万港币,你现在还有51%的股份。”

“我们给你的投资翻10倍,五亿怎么样?”

林祖辉摇摇头,这个报价根本没诚意,听着似乎10倍很多了。

不过你不提收益,不提估值,来个一口价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不怎么样。”

“既然你调查过永辉超市,就应该知道,公司的收益情况。”

“80多家店,我日销售额平均700万。再算上不久后还要投入运营的200多家店。”

“就算店开多了要打折扣,1500万绝对不是一个过份的数字。”